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通过建立人胃癌(BGC803)移植瘤裸小鼠模型,进行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探讨125I粒子对胃癌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肿瘤经125I粒子照射后,胃癌细胞凋亡及胃癌血管生成的情况,为临床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胃癌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人胃癌(BGC803)移植瘤裸小鼠动物模型,肿瘤生长至直径约1.2cm时,将荷瘤裸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粒子对照组(n=30只)、对照组(n=30只)和实验组(n=30只)。空白粒子组植入空白粒子(0mci),实验组植入剂量为0.8mCi的125I粒子(1mCi=37MBq),对照组不植入粒子。植入粒子后每三天测量一次肿瘤长短径计算出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时间-体积曲线图。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粒子对照组对肿瘤的抑瘤率。植入125I粒子第28天时处死裸鼠取肿瘤标本,用电子天平称肿瘤重量,计算出抑瘤率。每组标本分三份分别用PBS保存液、液氮、多聚甲醛保存。采用流式细胞检测(AnnexinVFITC/PI染色)技术来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肿瘤组织血管密度,采用West ern blot法、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质及基因表达。结果:1.125I粒子对裸小鼠胃癌(BGC803)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因植入125I粒子瘤体组织坏死明显,实验组较对照组及空白粒子对照组的抑瘤率为分别为39%和38%;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粒子组及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凋亡;3.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粒子组及对照组相比,血管密度降低,血管模糊,血管周围组织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4.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示:与空白粒子组及对照组相比,VEGF基因在实验组中的mRNA表达水平是降低的,且有显著性差异;5.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粒子组及对照组相比,VEGF基因在实验组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是降低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本实验提示,125I粒子对裸小鼠胃癌(BGC803)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本实验提示,125I粒子在裸小鼠胃癌(BGC803)移植瘤模型上可以直接杀死胃癌细胞(BGC803),并且促进胃癌细胞凋亡。3.本实验提示,125I粒子可以抑制裸小鼠胃癌(BGC803)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4.本实验提示,125I粒子对裸小鼠胃癌(BGC803)移植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