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基础教育重要的阶段,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笔者将围绕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研究。本篇论文以沈阳市某小学为例,笔者对该校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主要运用三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别是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其中课堂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主要以二年级某班为调查对象。在三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并从教师、家长、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从而达到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的。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小学低年级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课前不良学习习惯、课堂不良学习习惯和课后不良学习习惯。课前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前预习情况不佳、学具准备情况不充分;课堂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堂听讲习惯、课堂发言习惯和课堂质疑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主要包括课后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后检查作业的习惯以及课后复习的习惯。笔者运用课堂观察表详细地记录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状态情况,运用个案研究法以班级里两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课堂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笔者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家庭教育忽视对学习习惯的强化作用和学生缺乏形成学习习惯的意识。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笔者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改善现状,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作用,主要注重对学生课前、课堂的引导;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强化作用,与教师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改善学生课后不良学习习惯;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学习习惯意识,并通过榜眼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氛围。笔者还围绕班级里两名同学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了有效地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改善了不良学习习惯。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对后续关于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的问题的改善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