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名是田园诗化小说的开拓者,在五四文学的退潮声中登陆现代文坛。在左翼文学(革命文学)话语大一统期间,他不满左翼文学对功利性的大肆张扬和对文化格局的强劲挤压,逃离俗世,凝目于诗性的乡土中国,对人的终极关怀重新思索与设计,争取“自己的园地”,构建适宜表现一切诗意因素的田园诗化模式以“诗意地栖居”。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模式的重构,以放弃社会性的代价获得个体超越和自我实现为重心,这种在弥漫着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空间中,不合时宜地营造“私人”话语空间的策略,就成了一种典型的边缘化的姿态,成了他从事乡土题材创作最为坚强有力的立足点。这一建构在当时的文学语境中无疑是最前卫和最独特的,这种独特抵抗着时间的风化,在今天彰显出本来的价值。据此,本文展开了论述。 论文绪论部分审视当下废名研究中的偏颇,设定了论文将要研究的焦点所在。正文分上、下篇。上篇首先论述了废名建构田园诗化模式的缘由;进而指出废名在这一模式中设置了一种假定性立场安置私自的人及其生活,展示了他独异的视野;最后阐述“田园诗化模式”是中国人用诗意去化解现实苦难的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包蕴着独特的精神指向。下篇首先指认废名刻意表现乡土世界的“当然”或“本然”的品质,这就是守望精神家园;其次侧重于把握废名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认为废名始终在做着面对世界和心灵的拷问,致力于把现实统摄在他的主观心灵之下从整体上反观现实;最后论析废名的小说文本中肯定性与否定性的意向交叉叠合及其中沉潜着的被人们忽略的现代理性批判之光。结语是对废名自身及其田园诗化小说在历史境遇中的处境及走向的简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