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此次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来研究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病原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有效率,住院时间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达到实验目的,用于指导临床,有助于干扰素及氨溴索更合理应用于临床。  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3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为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5天,对他们进行临床观察及回顾性分析,针对2组患儿的病原学进行分析,(RSV检测),入院时临床评分,治疗期间入院5天后临床表现评分变化,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及住院时间作研究对象,来详细系统的分析及讨论2组不同治疗方案在效果的差异。  结果:  干扰素及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针对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应用干扰素及氨溴索雾化吸入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包括入院时临床表现评分,入院治疗5天后,治疗方案有效率及住院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非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资料中,试验组中入院5天时的临床疗效指标及住院院时间等方面显示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却无统计许意义(P>0.05)。  结论:  该研究证明干扰素及氨溴索雾化吸入可广泛应用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非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干扰素及氨溴索雾的使用在加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表现评分,增加治疗有效率,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好转。因此可根据临床选择干扰素α1b及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方案。
其他文献
前言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有三大方法:药物保守治疗、经皮冠脉支
目的:对比观察终止早期妊娠患者药物流产与负压吸宫术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妇科门诊就诊,进行终止早期妊娠的患者共60例,经过全面了
目的  应用18FDG-PET/MR一体机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ADC值和FDG-PETSUV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对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行盆腔PET/MR检查。采用随机自带软件在轴位像
目的  产前超声对胎儿透明隔腔的检测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胎儿颅脑必须检查的项目。胎儿透明隔腔缺如是许多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间接征象,因而胎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