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98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以自己的力量适应自然环境,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构筑了城市这样的生存形态,而在城市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应脱离环境而独立存在,而建筑之于城市的具体手段就是建筑环境的场所化,亦即建筑空间与人类生存环境和谐意义的强调。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许多地方盲目建造高楼大厦,认为壮观气派就是城市形象的象征,但却忽视了周围环境与城市文化的和谐。自远古以来,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明和富有进取精神的西方文明创造了环境设计艺术的典范,也提供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 今天,室外空间通常被看作是室内空间向外延伸的部分,如果建造得成功的话,它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它可以时刻提醒人们同自然界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在景观设计上在寻求一种更好地利用空间来满足人们在心理、生理与精神上需求的方法。而每个国家从时间发展上其建筑与环境设计风格均有着不同的差异,但对其融合方法的探求均未停止,因为建筑空间是为人服务的,是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空间的融合会成为建筑与环境设计主角的缘故。那么如何体会空间在建筑环境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如何从各历史时期景观设计风格中、各设计大师作品中发现吸取处理空间的一些手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建筑与环境发展的历史到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的一些实例来探讨这个问题,阐述了在景观设计中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必要性,并得出结论,如何使用具体的方法及元素来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全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是对本次研究的总体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从古代的东西方谈起,讲述远古时代建筑与景观的融合,第三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思想的变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在各学派中的体现,第四部分通过作者对亲身经历的黑龙江省图书馆庭院景观设计进行了阐述,从而更深入地分析与理解景观设计中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关系。最后一部分,从历史到实践,作者进行了归纳分析,阐述自己对建筑与景观融合应遵循的原则的理解。
其他文献
黑广肩步甲Calosoma maximoviczi Morowitzi 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步甲科Carabidae,星步甲属Calosoma Web。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和我国大部分地区。捕食多种鳞翅
本试验以切花百合品种“雪皇后” (麝香百合杂种系Longiflorum hybrids的栽培品种Snow Queen)、“西伯利亚”(东方百合杂种系Oriental hybrids的栽培品种Siberia)和“哥德琳娜”(
木荷是我国南方山区最重要的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本文利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 7 省区的 36 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等地作多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