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都存在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的程度和其他国家相比特别高。高新股发行抑价降提高了上市公司筹资成本,表明发行市场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筹资效率低下。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哪些因素造成了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以及这些因素对新股抑价影响的程度,从而为提高发行市场效率,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平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提供参考。
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新股抑价的文献后认为,由于中国和国外的资本市场相比在体制上有很大的不同,投资者的偏好也不同,因此不能将国外的一些成熟的理论直接运用到我国的证券市场,而是要具体考察我国的新股发行制度对新股抑价的影响。文章分别从新股发行方式、定价方式、监管方式等制度因素着手,分析了这几个因素对发行抑价的影响,并且,本文认为我国二级市场的涨跌停板制度也会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程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在本文的实证部分,作者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上海证交所发行并上市的新股做了回归分析,从而找出了在可能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可以解释我国特有的高抑价现象,哪些因素不能解释。并结合具体的数据分析和阐述为什么有些因素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国股市的高抑价率,为什么有些国外的成熟理论不能解释我国的高发行抑价。
最后,本文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之后发现,我国特有的新股发行高抑价程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发行制度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新股的定价低于其内在价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二级市场的过度炒作造成的新股上市首日价值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