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这一教师专设的教学情境中完成由不知到已知、由不会学到会学的转变。本文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力图以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切入点,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把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在一个优化的教学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可靠的理论依据。依据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有必要着重进行历史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的创设。创设历史情境主要通过语言描绘、直观教学、角色表演的方法来实现。在历史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实效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激趣法、诱导法、引深法、激疑法、递进法、比较法、矛盾法、悬念法、质疑法。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善于启发诱导、掌握难易适度、及时鼓励、赞赏。创设情感情境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关系出发,要求教师作到尊重、赞赏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宽容学生。二是从历史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出发,运用展示情感、发掘情感、赋予情感、体验情感的方法来创设情感情境。在情感情境的创设中要注意进行情感调节,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增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各教学情境不是分割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接纳、鼓励,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历史学习领域。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教学的课堂构建成为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