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着全球数亿人的互联网深刻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尤其是网络谣言与诽谤、网络诈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网络中日益泛滥,并严重影响到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要使互联网能够得到更好的长期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道德的作用。而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建设诚信,相比较现实社会来说更具有挑战性。面对因网络诚信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对网络伦理及网络诚信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因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引发的伦理关系的变化,论证了网络伦理产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网络伦理和现实社会伦理关系进行了辨析。在对中国和西方诚信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网络社会与网络诚信的涵义,从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的依赖性这一角度,论述了网络诚信存在的客观性:从网络诚信与社会诚信的相异性,概括了网络诚信的特殊性。在对网络诚信缺失现象如网络谣言与诽谤、网络欺诈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进行了归纳后,通过对网络诚信热点问题的分析,从伦理学的角度总结出此类现象对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和网络主体方面的影响及危害。并从网络系统内部技术致因、现实社会诚信风险机制缺位及诚信评价机制滞后、网民主体本身网络诚信道德的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文章的最后在对我国网络诚信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技术、制度以及对网络主体的教育和引导等几个方面规范网络诚信建设的对策,以期获得一些对于我国当代社会的网络诚信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