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o395495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频谱管理方式是将一定频谱资源固定分配给特定的业务单独使用。随着新的无线业务的不断出现,导致了可用于分配给新的无线业务的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然而,研究表明分配给授权用户的频谱在很多时候并未被充分使用。因此,固定的频谱分配方式并不能够有效利用频谱资源。为了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人们提出了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来实现频谱共享。在频谱重叠方式的认知网络中,次用户需要通过适当的功率控制来保证主用户的正常通信,并降低次用户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实现认知网络的高效频谱共享。因此,设计有效的功率控制算法是认知网络中的一个关键研究内容。  本论文基于博弈论的方法,深入研究认知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基于不同的优化目标和频谱共享场景设计认知网络中的功率控制算法,来提升认知网络的整体性能(公平性、主用户的收益、次用户的和速率、次用户的总功率、容许接入的次用户数等性能指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考虑次用户对主用户频谱共享的公平性,采用合作博弈分析了认知网络中的功率控制问题。通过对合作博弈所对应的纳什谈判问题进行最优性条件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的收敛性。同时,所提分布式算法较传统的基于合作博弈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能更好地保证次用户间的公平性,提高次用户的和速率。  (2)考虑主用户基站通过对次用户的干扰定价来控制次用户的干扰,基于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主用户基站的定价和次用户之间的功率控制问题。通过考虑总干扰功率约束条件是否为紧约束来设计主用户基站的定价和次用户的功率控制算法。在总干扰功率约束非紧的情况下,所提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功率控制算法较基于比例定价算法提高了主用户基站的收益和次用户的总收益,同时还提高了次用户的和速率。  (3)考虑主用户基站采用串行干扰消除来降低次用户间的相互干扰,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分析了主用户基站的最优定价和次用户的功率控制问题,提出了认知网络中基于干扰消除的功率控制算法,给出了主用户基站对次用户的最佳干扰消除顺序来最小化次用户的总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干扰消除的功率控制算法较基于比例定价算法提高了主用户基站的收益和次用户的和速率,并节省了次用户的总功率。  (4)考虑主用户是单独传输节点对和次用户具有单独接入基站的认知网络,采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主用户对于次用户基于定价的功率控制问题。本文通过变量替换将主用户的收益转化为了一个等价凸优化问题。基于该等价的凸优化问题,提出了认知网络中基于最优定价的功率控制算法。在低干扰噪声比和高干扰噪声比下,对所提算法容许的次用户个数进行了渐进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最优定价的功率控制算法较非一致定价算法提高了主用户的收益,容许了更多的次用户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中等和高干扰噪声比情形下,提高了次用户的总收益、和速率,节省了次用户的总功率。  (5)在次用户具有最小服务质量需求的条件下,采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认知网络中基于定价的功率控制问题。证明了当次用户的最小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需求大于0 dB时,主用户的效用最大化问题等价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基于该等价的凸优化问题,提出了认知网络中一种保证次用户服务质量的功率控制算法。同非一致定价算法相比,所提保证次用户服务质量的功率控制算法提高了主用户的收益,次用户的和速率,并且可以容许更多的次用户接入频谱。
其他文献
目前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们丰富多样的网络活动中,势必产生大量的数据,于是就出现了信息过载的问题。推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运用一系列有效
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信息表示的多样化和如何通过多种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它包括基于视线跟踪、语音识别、手势输
信息隐藏是一门新兴的信息安全技术,它利用人类感觉器官对数字信号的感觉冗余,将秘密信息隐藏在公开的载体信息中,通过隐藏信息的存在性来达到信息安全的目的。作为密码学的补充
目前,实时系统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潜艇到宇宙飞船,从病人监护系统到工厂监测系统,从电梯控制系统到机器人控制系统,从城市交通控制到空中交通控制,实时系统囊括的范围不断扩
在过去的数年中,非线性优化框架已经被成功的应用到了通信系统中的一个较宽广的领域,从高速因特网,到无线Ad hoc网络,从均衡技术和编码到宽带接入,从信息论到网络拓扑建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穿戴式信息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商业潜力。本论文研究的是UWB穿戴式信息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层关键技术。IEEE802.15.3和ECMA-368协议是UWB系统MA
传统的石油物探数据采集网络一般采用有线方案,即通过线缆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但是随着勘探区域的扩大(面积过百平方公里)和传感器密度的增加(间距20米以下
视频监控中的人体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关注度较高,并且人体姿态估计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广泛运用前景的研究课题,所以在计算机视觉方向中人体姿态估计已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
在大规模城区巷战、反恐斗争和人质救援行动中,通常需要对可疑目标隐藏的建筑、掩体和废墟等进行外部的非入侵式的探测,以实现对探测区域内隐蔽目标的定位,跟踪和危险等级的
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FDM-PON)是下一代光接入网(NG-PON)中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它具有高频谱效率、灵活带宽分配、色散容忍度高等特点,能满足NG-PON的大容量、长距离和高分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