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来源是生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高中地理课程要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观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更是新课改所指出的一条重要理念,以上都是说明地理教学需要贴近生活、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依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化案例教学本质特征。生活化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适当利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活化材料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他们感兴趣的、了解熟悉的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与语言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一个适应于教学内容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案例。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地理问题,在课堂和生活中都能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生活化案例教学对地理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学方式,它起到完善地理案例教学方式的作用;对学生,它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活学活用;对教师,它能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本文尝试探索生活化案例教学的一般模式,期望对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先论述论文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对地理生活化案例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利用教学实习机会,编制调查问卷调查高中地理生活化案例教学的现状,发现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对生活化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是认同的,学生也比较喜欢生活化案例教学。虽然生活化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是有着积极影响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不足以及外部条件限制等。针对以上问题的影响因素,笔者尝试对生活化案例教学提出一些相应的实施策略如下:(1)在生活化案例准备策略上,教师要确保案例材料的真实性,慎重选取;(2)在生活化案例教学呈现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与语言相结合分多种形式展示生活化案例;(3)在生活化案例教学过程的策略上,教师先提出一个合理的、贴近生活的引导性问题,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共同反思总结,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4)在生活化案例教学评价策略上,教师可从定性方面进行评价,并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5)在教师角色策略上,教师除了要重视自身在利益格局中的角色,还要不断加强教学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