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理想的价值追求,是办好学校的行动指南。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孕育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是学校总数或是在校生总数均已达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在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单一的不足,教学质量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的不安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层次、照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也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瓶径。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论文在进一步厘清高校办学定位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影响。作者认为,影响办学定位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举办者的意图、社会需求和同类院校的竞争,而社会需求又包括就业需求和求学者个人发展需求。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行政、学术因素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论文通过外部及内部诸因素对办学定位的影响分析,认为把握政府意愿、适应社会需求、了解自身办学条件是正确确定办学定位的三大要素,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需求在三大要素中的影响力逐步加大;政府意愿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层面,但仍属上位要素,是确定办学定位时必须首先关注的因素;办学条件在三大要素中则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属于下位要素,要通过不断改善、提升办学条件来体现政府意愿、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办学定位目标。在此基础上,作者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机制及其操作流程。论文的最后部分通过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办学定位的个案研究,认为提高广大职工在确定办学定位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全校教职工在确定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是实现办学定位目标的前提;在办学的实践中,以办学定位目标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是实现办学定位目标的保障;办学定位目标是指导办学实践的指南,但不是教条,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