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梨病毒CP基因原核表达及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子变异与其血清学多样性的关系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 ASGV)和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 ACLSV)是苹果和梨树上发生普遍的两种潜隐性病毒(Latent viruses),常与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 ASPV)复合侵染引起树势衰弱、减产和品质变劣。砂梨(Pyrus pyrifolia)在我国广泛种植,80%的梨树被ASGV和ACLSV侵染。为了建立砂梨上ASGV和ACLSV血清学检测技术体系以及研究ACLSV的血清学多样性,本研究构建了来源于砂梨的ASGV和ACLSV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genes, cp genes)的原核表达载体,用诱导表达的重组外壳蛋白(Recombinant coat proteins, rCPs)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比较了来源于砂梨的ACLSV不同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cp基因的分子变异和血清学多样性,分析了cp基因分子变异与血清学多样性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ACLSV的群体结构提供实验依据,以及为梨ACLSV血清学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将分别来源于砂梨和白梨(P. bretschneideri)的ASGV分离物P-4-1-69和P-L2cp基因(大小714 bp,编码237 aa,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608985和FJ608986)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载体pET-P-4-1-69和pET-P-L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1 mmol/L IPTG下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两个ASGV分离物P-4-1-69和P-L2的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进行了高效表达,重组外壳蛋白的大小均为约31 kDa,并具有抗原性。分别用含分离物P-4-1-69和P-L2的重组外壳蛋白的胶条经乳化处理后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抗ASGV重组外壳蛋白的抗血清,间接ELISA效价分别为1:512000倍和1:32000或1:64000。为了降低抗血清的非特异性反应,抗体被纯化。Western blot分析和组织免疫印迹检测(Tissue blotting immunoassay, TBIA)结果表明,纯化的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有效检测梨样品中的ASGV。2.克隆了来源于巴东桐子梨离体植株的ACLSV分离物ACLSV-BD的cp基因,其大小为582 bp,编码193aa (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J608984)。将其cp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得到重组载体pET-ACLSV-B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分离物ACLSV-BD的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进行了高效表达,重组外壳蛋白的大小为约26 kDa,并具有抗原性。用含分离物ACLSV-BD重组外壳蛋白的胶条经乳化处理后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抗ACLSV重组外壳蛋白的抗血清,间接ELISA效价为1:32 000或1:128 000。为了降低抗血清的非特异性反应,抗体被纯化。Western blot分析和TBIA结果表明,纯化的抗体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可有效检测梨样品中的ACLSV。3.从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湖北省恩施市和云南省昆明市共采集了65份砂梨样品。采用TC-RT-PCR(试管捕捉RT-PCR, Tube capture RT-PCR)检测ACLSV结果表明,52份砂梨样品带有ACLSV,检出率为80%。将阳性样品接种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和西方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在昆诺藜上表现为系统的褪绿斑、斑驳和叶片反卷,在西方烟上表现为系统的褪绿斑、坏死斑和叶脉黄化,这些症状是ACLSV和ASGV复合侵染引起的。4.从20个砂梨样品(不包括巴东桐子梨离体植株)、两个李样品(湖北省武汉市)和一个桃样品(陕西省西安市)中扩增了ACLSV分离物的cp基因,克隆后提取质粒。对这些分离物的克隆载体用EcoRⅠ和SacⅠ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结果表明cp基因的酶切产物可产生4种带型:Ⅰ、Ⅱ、Ⅲ和Ⅳ,其中Ⅰ和Ⅱ是主要类型,且同一个样品的ACLSVcp基因可产生多个类型,即ACLSV存在分子变种。同源性比较表明砂梨分离物PPl5的两个分子变种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96.6%),被认为是两个分离物(即PP15-2和PP15-4),其它分离物分子变种间的同源性均高于99%。5.将获得的22个来源于砂梨的ACLSV分离物(包括分离物ACLSV-BD)和3个来源于核果类分离物(PL1、PL2和PE)的cp基因(GenBank登录号EJ608984、GU327981-GU328004)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CLSV砂梨分离物的cp基因具有序列多样性,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7.3~100%和92.7~100%。将得到的25个分离物和45个已报道分离物的cp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可以分成多个簇,所有的砂梨分离物都聚集在Ⅰ簇,并分成了两个亚簇(A和B)。19个砂梨分离物与5个核果类分离物(PE、PL1、PL2、HBP和SX/2)聚集于A亚簇,3个砂梨分离物(PP39、PP54和PP56)与我国的苹果分离物ACLSV-C、印度的西洋梨分离物Pear以及日本和印度的其它分离物聚集在B亚簇,而来源于我国新疆库尔勒香梨(P. sinkiangensis Yu)的分离物Kuerle与砂梨分离物的同源性较低,与来源于日本和印度的一些苹果和核果类分离物聚集在Ⅱ簇。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对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25个分离物在位点40、59、75、130和184均为S40-L59-Y75-T130-L184,为B6型分离物。B亚簇中的4个中国分离物(PP39、PP54、PP56和ACLSV-C)的CP在氨基酸位点70具有一个特异的氨基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 E)。6.根据系统进化分析,挑选A亚簇5个分离物(PP13、PP15-2、PP24、PP43和PE)和B亚簇3个分离物(PP54、PP56和ACLSV-C),构建其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表达的重组外壳蛋白进行电泳迁移率和血清学反应分析。重组外壳蛋白的SDS-PAGE、Western blot和PAS-ELISA分析表明,这8个分离物的重组外壳蛋白具有两种不同的电泳迁移率和血清学反应性。A亚簇的5个分离物的重组外壳蛋白与抗分离物ACLSV-BD(A亚簇)重组外壳蛋白的抗体和抗日本苹果分离物P-205(Ⅱ簇)病毒粒子的抗体的反应信号比与抗中国苹果分离物ACLSV-C (B亚簇)病毒粒子的抗体的反应信号强,而B亚簇的3个分离物的重组外壳蛋白与ACLSV-C的抗血清的反应较强。对CP的抗原决定簇进行预测表明,预测的9个抗原决定簇中有6个在A亚簇和B亚簇的分离物之间发生了特异变化。
其他文献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及澳洲等地。棉铃虫对紫外光(Ultraviolet, UV)具有很强的趋性,是一种典型的趋光性昆虫
目的:对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因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7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0例,1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两组采用负压吸引术人
琵琶在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琵琶已经与中华音乐文化实现了完美的交融。相比其它乐器,琵琶的演奏技法比较复杂,
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 Tsai et Li)是秦岭巴山林区华山松的毁灭性森林害虫,严重威胁着秦岭巴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华山松大小蠹的发生规律、华山松大小蠹对
《瓦尔登湖》是一本凝结了梭罗毕生生态智慧和人生哲学的著作。本文介绍了《瓦尔登湖》中生态伦理学的成因,揭示了生态伦理学在该作品中的体现,并在结合当前社会现实的前提下
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来源复杂且基本性能不稳定,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研究了再生粗骨料的取
水下抛石基床爆夯工艺近年来在港口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华南地区某一码头施工实践为依托,探讨水下爆夯抛石基床的质量控制方法。所得成果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应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甜菊叶肉细胞脱分化过程中酸性磷酸酶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的定位和分布状态.结果表明,细胞处于脱分化的起动状态时、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定位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