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中信号分子表达的动态变化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腭裂(Cleft Palate,CP)是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发育畸形,在我国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2%o,占全部先天性畸形发病率的一半以上。腭裂的病因复杂,是通过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造成的多基因易感性疾病。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化疗药物,皮肤病的治疗药物以及化妆品的添加剂中,是新生儿发生唇腭裂的较常见环境因素。小鼠与人类的基因同源性高达99%以上,且小鼠腭裂的发生形式与人类腭裂发生非常相似,因此维甲酸诱导的腭裂小鼠模型是模拟人类腭裂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同时验证了腭裂是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造成的多基因易感性疾病。在口腔颌面发育,尤其是在调控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以及面部突起的外向性生长过程中,信号分子通路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主要有TGF-β超家族、Wnt家族、FGF家族、SHH家族和Notch家族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腭裂小鼠腭突组织的全基因组进行筛选分析,是筛选腭裂相关基因提供方便快捷的研究方法,可以同时筛选出多个信号分子家族的大量基因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结合腭裂小鼠模型,筛选与维甲酸诱导腭裂相关的Wnt和FGF信号分子,借助分子生物学RT-PCR技术,检测其在正常腭突发育和腭裂形成不同阶段的表达动态变化。目的:筛选与维甲酸诱导腭裂相关的Wnt和FGF信号分子,观察其在正常腭突发育和腭裂形成不同阶段的表达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腭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维甲酸诱导腭裂中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模型,获取胚胎14.5天(embryo day 14.5,ED14.5)的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腭突组织制作基因芯片并筛选与腭裂发生相关的基因,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其在ED13.5-ED15.5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变化。结果:1、在ED 14.5腭突组织芯片分析结果中,选取Wnt3、Wnt8a Fgf9、Fgf10四个表达变化水平显著的信号分子作为研究对象。其中,Wnt3和Fgf10在实验组中表达水平上调,Wnt8a和Fgf9在实验组中表达水平下降。2、在ED13.5-ED15.5的对照组正常腭突发育的不同阶段,上述基因呈现持续性高表达,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3、在ED13.5-15.5的实验组腭裂发生的不同阶段,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1、Wnt和FGF信号分子通路参与了小鼠胚胎继发腭的正常发育过程。2、在维甲酸诱导的腭裂发生过程中,存在维甲酸通路与Wnt和FGF通路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提高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本课题选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改性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无机抗菌剂,与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形成
目的:⑴制备并筛选生物力学相容性优良的牙科用多孔NiTi合金;⑵比较牙科用二氧化钛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镍钛合金不同时间段的离子析出量。   方法:采用常规粉末冶金烧结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氟离子溶液(采用NaF配置)对人恒牙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影响,获得促使牙釉质再矿化的氟离子浓度;同时观察使用含氟牙膏后,唾液中
又轻又小的纸团就放在瓶口,我们怎么吹都不能把它吹到瓶子里,相反,它却飞离了瓶口。难道有什么东西在作怪?  搞怪的纸团  ◆佚 名  一小张纸、一个小口的汽水瓶  1.把汽水瓶倒放在桌子上。把纸揉成团,约豌豆大小,然后把纸团放在瓶口。  2.对着瓶口用力吹气,你会发现纸团不但没有被吹进瓶中,反而飞离了瓶口。  实验中的科学  你用力吹气会加速空气流动。快速流动的空气绕过纸团,冲到瓶底,使汽水瓶里的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