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合金化的过程中,金属粉末在球磨罐内受到磨球强烈的撞击作用,并发生局部升温冷焊于基体之上。经过长时间的挤压与冷焊,在基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比较致密的涂层。根据这一原理,本文从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和粉末体系的类型三个方面研究了影响涂层形成的因素,并且分析了各个因素在形成涂层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EDS)对Ni-Al涂层的化学成分和相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热震实验、高温氧化性、耐蚀性和摩擦学特性来表征涂层的性能。实验以Ni粉末和Al粉末以4:1进行配比,分别设定200rad/min,400rad/min和600rad/min三种球磨转速。发现涂层的厚度受机械球磨工艺参数的影响,并且在转速为400rad/min时基体表明形成了连续致密的涂层,其厚度高达130μm;Ni粉、Ni-0.1Al-0.1Cr粉、Ni-0.2Cr粉和Ni-0.2Al粉和Al粉在球磨转速为400rad/min的条件下制备涂层的厚度发现,单纯的Ni粉,Cr粉,Ni-Cr粉形不成连续的涂层,只有Ni-0.2Al和Al涂层形成了均匀连续的涂层,进一步分析发现,Ni-0.2Al涂层的硬度,结合力均优于Al涂层;在球料比为5:1条件下制备的涂层质量较好。以Ni-Al粉末体系(其中Al含量依次为0.2、0.4、0.6、0.8)为原料,在球磨转速为400rad/min,球磨时间分别为6h、12h、18h和24h的条件下制备涂层,然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显微硬度表明:Ni-Al的粉末体系中,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涂层的显微硬度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热震实验表明Ni-Al体系的粉末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涂层的抗剥落能力先增大后减小;高温氧化测试表明球磨时间的延长会降低高温氧化性;随着Al含量的逐渐升高,Ni-Al涂层的硬度越来越小,抗高温氧化性越来越差,耐蚀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还对球磨时间、粉末类型和球磨转速对涂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