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期间,胡适等人致力于“文学革命"运动,稍后,胡适又倡导了“整理国故”思潮,而文学史研究,对于胡适来说,既与“文学革命”密切联系在一起,又是“整理国故”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胡适的文学史思想进行研究显得极其有必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胡适的文学史思想。即:一、胡适的文学史观;二、胡适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三、胡适的文学史编写;最后一部分谈对胡适文学史思想的再反思。 在第一部分,本文以为,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以及其它著作中,构筑了他的崭新的文学史观。通过具体而深入的研究,胡适确立了以平民性为主导的双线文学观念,历史的进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史研究的评价尺度。胡适的独树一帜的文学史观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乃至今日,他的文学史观仍旧有其价值。 在第二部分,重点是对胡适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在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没有人比胡适更注意科学方法的介绍、选择和运用了。分析和研究文学史时,胡适独辟蹊径,不仅采用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最基本的方法,还大量运用了比较的研究方法、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得他的各种结论科学而又新颖。他的方法论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第三部分,本文主要谈胡适的文学史编写问题。在胡适之前,已有多部“中国文学史”面世,胡适博采众长,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前人的教训,充分注意到编写文学史时,史料选择和解释的重要性,并依据材料来安排文学史的独到的体例。 在余论部分,谈对胡适文学史思想的再反思。本文的看法是,特定的历史时代与多层次的历史任务造成了胡适文学史思想中存在不少的遗憾,但这并不妨碍胡适的文学史思想的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