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的狄克·戴夫悲剧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克·戴夫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夜色温柔》中的男主人公。从一位年轻有为的心理医生,到风度翩翩的社交王子,再到人见人厌的落魄贵族,最后到一文不名的乡村医生,狄克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截至目前,许多评论都认为狄克的结局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一种看破红尘的自我放逐。然而,本文却认为,狄克的人生是一场由一系列错误的自我选择逐步造成的悲剧。而促使狄克做出这些不当选择的罪魁祸首正是他失衡的人格结构和过度自恋的人格。目前国内外针对狄克的人格结构与自恋人格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大都没有足够的深度。根据本文作者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将狄克的人格结构失衡与其过度自恋的人格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聚焦狄克与妮可·华伦以及露丝玛丽·霍伊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详尽分析造成狄克悲剧性结局的主要原因。同时,本文还将狄克与菲茨杰拉德的生活经历、个人性格以及《夜色温柔》这部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分析菲茨杰拉德本人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狄克悲剧性结局的影响。与其他有关狄克悲剧性结局的研究相比,本文有两大鲜明的特点。一是本文采用了较为完整和相对系统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包括人格结构理论、焦虑理论、恋父情结、移情、自我防御机制以及自恋等;二是本文紧紧围绕狄克与妮可·华伦以及露丝玛丽·霍伊特之间的情感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狄克的人格结构如何失衡,如何促使他接连做出一个又一个对自己不利的选择,进而描述了狄克由此而产生的焦虑表现及其自我防御机制,最后转而探究狄克过度自恋的性格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虽然菲茨杰拉德本人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狄克的人生选择和历程,但最终导致其悲剧性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他失衡的人格结构和过度自恋的人格。
其他文献
近日,华为在HUAWEICONNECT2016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云数据中心SDN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可消除企业租户把业务托管到云端后的安全顾虑,以敏捷控制器为核心,将传统安全硬件转换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社区取代了单位制所形成的传统社区。新型社区出现了居民参与不足、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社区的发展。社会资本作为有形和无形资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活动不断扩大。无论是在目的语环境还是非目的语环境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其本质都是以汉语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形式。为能
一台柴油机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与日常使用保养有关,其中的燃油供油系统尤其重要。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按柴油机的功率输出,准确地计量燃油,精确定时地喷入气缸燃烧,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