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作品中的水原型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水原型为切入点,首先以历时性的角度考察水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传承形态分为原生性形态和衍生性形态,在此基础上分析水原型的传承形态在寻根文学作品中的彰显方式、表现模式以及创新特点,最后解析水原型几乎成为寻根文学中共通性现象的深层原因。这样一方面是对水这一承继性原型现象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研究寻根文学这一阶段中水原型的创新性继承。寻根文学作家们自觉地运用原型以及寻根文学中大量彰显水原型这一文学现象是整个研究的支撑点。全文分为五部分:一、引言:主要是对原型理论、水原型以及寻根文学的引入,对现有研究状况加以概述,并简要说明研究寻根文学作品中的水原型的原因及意义,为之后的深入性研究做好铺垫;二、中国文学史中水原型的传承形态:从历时性角度研究水原型的原生性形态与后衍生性形态在中国文学中的表现,进而指出水原型的传承形态及主要意义以丰富而全面的姿态彰显于寻根文学中,并表现出独特的模式及特点;三、寻根文学作品中水原型的彰显:以寻根文学作品为立足点,结合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水原型的显现,研究水原型在寻根文学这一共时阶段的传承形态的主要表现方式——洪水神话的移位、原始巫术仪式的再现、以水为“家”的隐喻以及“回归初始”集体心理的隐现;四、寻根文学作品中水原型的模式及特点:原型在文学中的传承不仅仅具有同一性,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开创性,即作家们对于原型的把握具有个性化色彩。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寻根文学中水原型的传承形态的彰显方式,在此基础上,本部分主要分析隐含于彰显方式内的深层次的模式及特点:隶属于意象类原型的水引发出情境式的主题,即“意象类原型(水)——情境式主题”的转换。引发出的主题主要有拯救主题、思乡主题、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主题、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冲击主题以及“回归初始”的主题;寻根文学中水原型表现出水与人具有一种神秘的异质同构特色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五、“水中之根”——水原型与寻根愿望的契合:寻根文学从本质上追寻一种精神寄托,而产生于远古神话中的水原型恰恰契合了这一精神诉求,成为了作家们传达这一精神寄托的载体。这部分主要阐述水原型几乎成为寻根文学共通性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全篇研究的支撑点。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开始向信息技术倾斜,将职业教育现代理论与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教育信息化2.0
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制成一种生物活性绷带。这种绷带能够促进多种伤口的愈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中职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从语文文化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本文在探讨了文化的常用义和文化学中的涵义后,把文化界定为包含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的产品的总和,按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深度,又把文化分
《缁衣》、《中庸》、《坊记》、《表记》出自《子思子》,已由郭店楚简的发现得到证明。 《李经》与《缁衣》等四篇好在“子曰”之后引《诗》《书》,风格相同,当属同一时代,同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逐渐被企业重视,成为企业日常管理讨论的重要课题。财务风险的成因在于财务管理多元化、可控性及企业环境的复杂性、财务风险管理的
作为当代美国法律文化特色的工具主义法律观,其兴起得益于一场法律的工具主义改革。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普通法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甚至成为阻碍社会进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
实验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教学中实验对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积
文章在分析网络管理应用需求和网络管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代理的网络管理系统模型 ,并设计了智能代理功能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