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上关于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十分活跃。近年来分析仪器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是仍无法直接有效地分析植物样品复杂基质中的代谢产物,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无法满足植物代谢组学分析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符合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要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综合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关于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了一些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植物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比较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顶空液相微萃取(HS-LPME)、微波辅助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MAE-HS-SPME)在樟树鲜花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HS-SPME技术从盛开的樟树鲜花样品中共分离出79个色谱峰,HS-SPME易于分析活体植物樟树鲜花的挥发性代谢产物。以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研究了樟树鲜花在不同开花期的香气成分及其规律,从中鉴定出(E)-罗勒烯、芳樟醇、环氧芳樟醇、β-石竹烯、α-法尼烯、(Z)-罗勒烯、柠檬烯等化合物,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我国樟树资源提供依据。2.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了不同颜色的风信子鲜花在不同开花期的香气成分,并研究了冰冻和不同浓度水杨酸养植的风信子鲜花的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表明:紫色风信子鲜花香气挥发物中以苯乙醇含量最高,其次是(E)-罗勒烯、乙酸苄基酯、3,4-二甲基环己醇、β-月桂烯、乙酸苯乙酯、α-法尼烯;而粉色风信子鲜花香气挥发物中以(E)-罗勒烯含量最高,其次是乙酸苄基酯、α-法尼烯、苯乙醇、β-月桂烯、3,4-二甲基环己醇。风信子鲜花在不同开花期所释放出的各种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冰冻使风信子香气成分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数量明显减少。水杨酸处理后的紫色风信子鲜花中的萜烯类、酯类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创伤诱导以及外源性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对薄荷体内代谢产物的影响。首先优化了固相微萃取的参数条件,优化后的萃取条件为:50/30μm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萃取纤维头,吸附时间30分钟,脱附时间10分钟。结果表明:1)经机械损伤处理后的薄荷叶片及其邻近叶片所释放挥发物中的D-柠檬烯、二氢香芹醇、顺-香芹醇、1-香芹酮、β-波旁烯、β-石竹烯、α-律草烯、大根香叶烯D等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薄荷植株受损伤叶片及邻近叶片中的部分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2)经外源性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薄荷叶片及其邻近叶片所释放挥发物中的α-蒎烯、4(10)-蔻烯、β-蒎烯、D-柠檬烯、二氢香芹醇、1-香芹酮、δ-榄香烯、β-石竹烯等相对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薄荷植株受茉莉酸甲酯处理的叶片及邻近叶片中的部分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