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net2002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新型消费方式的需求,更引领了消费方向,创造了新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在国家倡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加消费需求的大背景下,探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作出界定,并分别探讨其四种主要的发展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为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模式、互联网理财。之后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指出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列举了西方现代主要的消费理论以提供理论支撑。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层面,首先要对中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及特征作出分析,然后分别探究互联网金融的不同模式如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在实证分析层面,本文选取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居民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居民耐用品消费水平、非耐用品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时间序列模型,最终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中国居民消费的增长。
其他文献
公共财政推动作为我国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但承担着公共物品和社会管理服务供给的基本任务,也为我国传统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了一套成熟的系统逻辑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流动人口的保障问题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流动人口需求的保险产品应具有保费低廉、保额适中、核保理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