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备振动试验台的参数调节机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198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种船舶的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军舰、豪华游轮等高技术船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船舶的减振降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的评估和预报时,需要已知安装设备的振动响应数据,而对设备进行振动测试时的支撑情况与隔振系统的实际支撑会有很大的不同,测得振动响应数据与实际会有很大的误差,对隔振效果的计算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希望研究一种可调节支撑的半主动振动测试试验台,在进行设备振动测试时可以提供一个接近于设备实际安装环境的支撑条件。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振动模拟。首先结合参考文献,验证了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振动模拟计算的可靠性。然后选取某离心泵作为船舶设备,建立了离心泵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的谐响应分析进行了不同支撑情况(刚度和阻尼)时的振动模拟。结果表明:支撑刚度对设备振动响应的影响很大,而阻尼的影响较小;在进行机械设备的隔振效果预报和评估时,必须考虑支撑刚度对设备振动响应的影响,否则会对隔振效果的计算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后以带悬臂的一段固定中间简支梁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机械结构式变刚度隔振器,建立了其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计算了变刚度性能。结果显示:活动简支支撑的位置在0.01m到0.19m的范围内移动时,隔振器具有精准的变刚度调节性能。设计了一种弹簧被动隔振器,并建立了模型。最后在隔振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以进行刚度调节的振动测试试验台,建立了其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三台变刚度隔振器的组合,试验台在一定刚度范围内可以进行精准的连续刚度调节。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隔振器这一在研究隔振系统时常用的方法,建立了简化的试验台模型作为对比模型。分别对试验台模型和对比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通过八组算例研究了不同支撑刚度时试验台振动测试的效果,通过两组算例研究了相同刚度的不同调节方式的振动测试效果等,并进行了活动简支支撑移动不精准时的振动响应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试验台有很好的刚度调节效果,对于不同刚度,在大部分频段内的振动测试误差很小,有着很好的变刚度振动测试性能。
其他文献
传统的水下滑翔机的设计都是在单一工作任务和环境下对工作效率进行优化,很难保证在所有条件下都达到最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工作任务的多样性和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基于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可变形的机翼成为一项新的关键技术,它能够根据不同工作环境自适应调整自身结构,减轻能耗,在整个工作航程中都具有最佳的航行性能,还拥有多任务间机翼形态快速切换的能力。其中自适应支撑结构与高效的驱动装置一直是实现可变形机翼的重难
海洋是自然资源的宝库,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焦点,船舶行业的发展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一环。舰船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是影响其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船体设备的振动是船体振动的重要振源,减小设备振动的常用的方法是隔振装置技术,其中的浮筏隔振技术就是当前船体减振降噪的重点研究领域。如何准确地预报和提高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是当前浮筏隔振技术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侦测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现在的技术手段很容易通过识别舰船的振动噪声特性来识别舰船,因此船艇、舰艇的振动噪声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随着宏纤维复合材料的迅猛发展,宏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逐渐显现。由于宏纤维复合材料对振动的控制效果明显,使得基于此类材料的振动控制研究迅速展开。本文是以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在船舰基本结构上的振动主动控制为背景。从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恶化及能源枯竭的问题愈发明显,新型能源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最理想的化石能源替代品之一就是氢能源。目前,氢能燃料电池大型化的实现也为氢燃料电池船的研发提供了便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氢气也具有诸如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泄露极易产生爆炸,这也为氢气的运输、存储和安全地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存储氢气的载体,氢气储罐必须拥有极高的稳定性、耐久度。因此
随着铝合金焊接接头在船舶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预测尤为重要。目前各船级社主要使用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等传统疲劳评估方法对船体焊接构件的疲劳性能进行设计与校核,但寿命预测过程较为繁琐,数据离散性较高,尤其对于结构形式特殊的焊接接头,无法直接借鉴,只能近似或者简化接头形式去分析。本文基于节点力计算的结构应力法,结合有限元仿真与疲劳试验对焊接接头的抗疲劳性能与焊接质量进行研究,以期提出
随着对海洋的探索不断深入,水下机器人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水下作业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监测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而耐压结构作为水下机器人的主要支撑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比分析了常见的监测方法后,展开了基于Lamb波的耐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针对耐压结构中常见的平板类和球壳类结构,通过在合适的位置布置传感器网络来进行整体结构的监测,并搭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急性肝损伤(ALI)后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培养AML12小鼠正常肝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PAP药物和IL-6中和抗体(IL-6 Ab)作用于AML12细胞后细胞的活力,筛选出最适药物作用浓度;ELISA测量IL-6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CyclinD1、HGF等肝脏再生相关蛋
作为高次超静定结构,空间网格结构对温度效应十分敏感。处于施工过程或高透光屋面下的空间网格结构,受太阳短波辐射、环境长波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日照阴影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动态耦合作用,结构将产生显著的日照非均匀温度效应,这不仅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施工质量,还会对结构的服役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然而,传统的设计观念将空间网格结构的温度作用视为由季节因素而导致的缓慢且整体均匀的变化过程,这与实际情
舰船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螺旋桨的加工水平提出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采用两套相同的XYZ-3RPS六轴混联加工装备对称布置在待加工螺旋桨两侧,对其进行双刀双面加工,可有效解决大型螺旋桨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振颤、干涉、二次装夹等问题,提高螺旋桨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混联机构的末端精度问题是制约其在复杂曲面零件加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而运动学标定作为改善机构末端精度的经济有效手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
Orlicz空间是一类具体的Banach空间,研究Orlicz空间的各种性质及其判据给一般的Banach空间储备了丰富的模型库。广义Orlicz空间是Orlicz空间的推广。本文研究了Orlicz空间中广义Orlicz范数和Luxemburg范数的关系;赋广义Orlicz范数的Orlicz空间中的闭线性子空间的刻画以及赋广义Orlicz范数的Orlicz函数空间的k一致凸性。本文分为如下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