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观赏植物植原体病害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iyotae)柔膜菌纲(Mollicutes),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的筛管细胞中,主要靠吸食植物韧皮部汁液的叶蝉、飞虱等昆虫介体传播。由于植原体难以在无细胞介质中进行人工培养,不能依靠传统上用于微生物分类的表型特征进行鉴定,故其分类便不可避免地依靠分子生物学手段。目前国际上植原体的分类主要依靠其高度保守的16S rRNA基因,尤其是Lee等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 rDNA序列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构建了第一个全面的植原体分类方案,为植原体分类提供了可靠方法。经过定期的更新和修订,这个以16S rDNA的PCR-RFLP分析为基础的分类系统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对植原体菌株进行分类。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4种疑似植原体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了分子检测与鉴定。在山东青岛发现了疑似植原体侵染的表现黄化症状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is)植株,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感病牡丹的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在典型的植原体。然后使用通用引物P1/P7(直接PCR引物)以及R16F2n/R16R2(巢式PCR引物)克隆其16S rRNA基因对该植原体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以及RFLP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牡丹黄化病的病原为植原体(Tree peony yellows phytoplasma,简称TPY),能够划分到暂定种’Candidatus. phytoplasma solani’,且该植原体属于16SrXII组(stolbur组),并且代表16SrXII组的一个新亚组(16SrXII-H)。之后我们克隆了该植原体的核糖体蛋白(rp)基因以及延伸因子(tuf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16S rRNA基因的分析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植原体的分类地位。这是世界范围内关于植原体感染牡丹的首次报道。从山东泰安采集到表现黄化症状的乌桕(Sapium sebiferum)枝条及叶片样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感病乌桕的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在植原体。之后以表现黄化症状的乌桕韧皮部总DNA为模板使用通用直接引物P1/P7以及巢式引物R16F2n/R16R2进行巢式PCR扩增其16S rRNA基因片段,并使用rp基因引物rpL2F3/rp(I)R1A以及rp(III)-FN/rp(I)R1A进行半巢式PCR扩增其rp基因。基于16S rRNA基因以及r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与乌桕黄化病相关的病原为植原体,且属于16SrⅢ组(X-病组)。然后我们利用pDRAW32软件以及iphyClassifier在线软件对其16SrRNA基因F2n/R2区段进行模拟RFLP分析,发现CTTY的RFLP图谱与现存的16SrⅢ组的各亚组成员均不一致,且相似系数≤0.97。之后经过实际的RFLP验证,结果与虚拟分析的结果一致,因此乌桕黄化植原体(Chinese tallow tree yellows phytoplasma,将其简称CTTY)代表16Sr Ⅲ组中的一个新亚组(16Sr Ⅲ-Y)。本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定乌桕为16SrⅢ组植原体的新寄主。在山东泰安发现了表现黄化症状的茶花(Camellia japonica)植株。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感病的茶花植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存在植原体。通过使用植原体通用引物P1/P7以及R16F2n/R16R2进行巢式PCR扩增其16S rRNA基因片段,并且对16S rRNA基因F2n/R2区段进行RFLP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茶花黄化病的病原为植原体,属于榆树黄化组(16SrV),并且能够划分到16SrV-B。对其rp基因序列分析后发现,其rp基因序列与rpV-C亚组的一致率最高。因此,茶花黄化植原体(Camellia yellows phytoplasma,将其简称CY),为16SrV-B (rpV-C)亚组成员,这是世界范围内关于植原体感染茶花的首次报道。疑似植原体侵染的表现黄化症状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植株在山东泰安被发现。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P1/P7以及R16F2n/R16R2从表现黄化症状的三角梅总DNA中扩增得到了1244bp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梅黄化植原体(paper flower yellows phytoplasma,简称PFY)属于16SrXII组(stolbur组,暂定种’Ca. phytoplasma solani’)。 RFLP分析结果表明PFY的RFLP图谱与16SrXII-A亚组植原体一致,证明引起三角梅黄化病的植原体属于16SrXII-A亚组。并且通过对该植原体rp基因(1253bp)、tuf基因(946bp)的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使上述结果得到进一步证实。这是世界范围内关于植原体感染三角梅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中的牡丹黄化植原体、乌桕黄化植原体、茶花黄化植原体以及三角梅黄化植原体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隋唐时期以独立画种的姿态登上中国画坛后,历经各个朝代,千百年的演进,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画种之一。清代画家石涛有云:“笔墨当随
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我国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患者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50%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
现阶段各国积极把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地方政府作为国家公共行政的中间和基础环节,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本文把服务型政府构建理论与阿荣旗的具体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非常高,肺癌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其总数的80%,肺腺癌占非小细胞肺癌的32-40%,因此,肺腺癌是肺癌中的主要类型
谈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过渡田贵辰,赵新生(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邯郸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一般比较注重知识的严谨、完整,而对教学方法的选用未予足够重视。近几
<正>造影剂(Contrast media,CM)是应用最广泛的心血管药物之一。造影剂在心血管冠脉介入领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放射显影的对比度,提供有用的诊疗信息。含碘造影剂有一定的
对芽孢乳杆菌CASD采用钠盐调酸发酵生产D-乳酸的工艺进行了探索.以廉价花生粕为唯一氮源,采用氢氧化钠为中和剂,D-乳酸的发酵质量浓度达到118.2g/L,糖酸转化率为89.1%,光学纯
舒伯特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歌曲作家。他于1797年生于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1828年逝世于此。舒伯特艺术歌曲深邃的文学性与思想性也对他的音乐布局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弧垂是反映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也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和动态增容需要重点关注的状态量之一。为了实时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国内外非常重视导线弧垂
<正> 《写在前面》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日用陶瓷生产工艺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此同时,工人队伍在年龄结构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