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国》除了在日本保持高人气之外,也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好评。昭和三十年代川端的作品被逐步翻译并介绍到了国外。1957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塞丹施蒂翻译的英译版《雪国》在美国出版。195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30届国际笔会大会上,被授予歌德奖章,借以表彰他“创作出了一个日式梦境般的美丽,奇特的世界”。1960年获法国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化军官级勋章。进而在昭和四十三年即1968年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贝尔奖的获奖辞这样说,“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书法在表达了道德性和理论性的文化意识之上,还搭建了一座沟通东西方的精神桥梁。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此后,《雪国》更是形成一种热潮,至今已经被翻译成了27种语言,发行2500万册。不能忽视的是,《雪国》在价值观,世界观相差巨大的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读者间都很受欢迎这一点。这个日本式的爱情故事,是如何“搭建了精神之桥”的,俘获广大读者的心,获得认同的关键在哪里呢?本人认为主要的有两点,一是感官上的魅惑,二是现实世界的共鸣和意义。本篇论文分成了两个大的章节,第一章分成四个小节,论述了文章中的女性之美,雪国的自然和人文之美,虚无之美,还有文章的结构之美。分析《雪国》给予读者的直观感受。即,小说通过日本特有的景色吸引了不同的读者群。第二章则透过小说华丽的外观,进入了隐藏于更深层的现实性和心理共鸣等方面论述了其魅力。也就是探索小说的思想对现实的社会和其中的人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而这一点才是作品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关键。第二章围绕“精神救赎”进行分析,分成了“女性的独立与救赎”与“自然的拯救”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寻求精神的救赎是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的力量。在最后的部分得出结论。即《雪国》通过其色彩斑斓的画卷般的直观冲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接受。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的课题。即同一时期的川端的其它作品同《雪国》相比较,有哪些相似和区别。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要弱于《雪国》的原因何在。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