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无疑发源于“五四”时期,中国的女作家们受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逐渐觉醒。陈衡哲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最初借鉴者,并曾在旧时代里感同身受过旧思想、旧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与压迫,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女性理论。虽然仍处在一个初步觉醒的阶段,但她的女性观的拓荒价值及超前性和预见性是值得肯定的。本课题旨在对其女性观进行探讨,对历史进行一定程度的“去蔽”,还原一个被文学史遗忘的陈衡哲。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陈衡哲女性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从女子教育观念、女性职业观念、女性婚恋观念三个方面论述。陈衡哲认为,女子教育观应从多方面、多领域开展,具体说来,包括改良女子体育、人文教育、职业教育、人格教育、贤妻良母教育五个方面;陈衡哲先进的女性职业观主要从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进行探讨,其中,对母职的提倡和解决家庭职业和社会职业的冲突是本章论述的重点;陈衡哲的婚恋观念则主要从五个方面研究:关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与再婚自由,寡妇再嫁问题,两性间单位性道德标准,女子独身问题。第二部分探究陈衡哲女性观形成的原因。陈衡哲的女性观得以形成不仅是建立在早期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学说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又与陈衡哲个人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部分通过分析陈衡哲女性观的意义和局限,达到对陈衡哲的女性观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的目的。陈衡哲的女性观的本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女性同男性是同样的人,也就是自我个体的发现,要求性别平等,争取“为人”的权利;二是发现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人,女性与男性有性别差异,要注意到“为女”的责任。总结起来就是强调女性“为人”与“为女”双重角色的理想统一。对陈衡哲女性观价值的考察主要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历史角度呈现出拓荒性和女性本位立场,现代角度则表现出超前性和预见性。陈衡哲女性观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陈衡哲的中西文化背景,使她不断陷入“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矛盾中。另外,她所信奉的女性主义观点,具有鲜明的人格主义倾向,带有浓厚的民主理想色彩,对于大多数还受奴役的妇女来说,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