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的现状与反思--以上海市X中职校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它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尝试运用成长档案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价,逐步形成了新一轮校本化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式。然而,以往的研究对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相关教学运用探究还在初期,特别是对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在中职生群体中运用的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还较少。因此,本研究运用个案法来探讨中职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与不足,并在理论思考基础上提供改进策略。  本研究按照应然-实然-问题-对策的主逻辑思路进行撰写。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形成性学习评价理论、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及项目管理理论提出中职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的开展思路,包括设计理念、内容和实施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介绍X中职校实施中职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的现状;第四章是基于前文的理论开展思路对X中职校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个案实施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其成效是理念获得认可,内容体现了职教特点,相关制度与实施过程较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与主体认知不足、主体缺位、流程被简化和没有聚焦到职校生个体等;第五章是基于呈现出的问题,结合理论思考,得出以下改进策略:一是要提高主体对评价价值的认知;二是增加日常性评价,促进教与学的结合;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实施效率;四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应用基础;五是关注职业指导,注重职教特色评价,包括注重校本化,关注职业规划与技能成长;凸显职教特点,关注专业特色内容评价。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发展和上海“十二五”内涵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作为教师新生力量的青年实习教师,更应注重知识的积累
现代化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如何处理好人的关系,管理活动是一种双边的人与人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具体到幼儿园管理中,主要是指园长与教师相互作用的过
目前,大部分针对高校学生炫耀消费行为研究的论文以理论探讨为主,定量的研究较少,研究提出的应对策略也过于空泛。炫耀消费行为不仅使高校学生荒废学业、同学之间关系紧张,而
与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小组协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对于师范生的教学教法课程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协作式等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