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及其MPR、SSD、VR重建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并对DR平片、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成像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比较研究。
方法:本研究共收集了创伤性骨折100例,其中包括:胫骨平台骨折30例,髋臼骨折30例,脊柱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16-MSCT检查。16-MSCT扫描后,将所得常规扫描图像传到工作站进行2mm薄层重建。利用薄层重建后的图像分别进行MPR、SSD、VR重建。将同一部位的DR图像、薄层轴位重建图像及MPR、SSD、VR重建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显示骨折数量、骨折分型及显示骨折细节方面的优势及不足。
结果:100例骨折共检出308处骨折线,DR检出239处,检出率77.6%;16-MSCT横轴位检出301处,检出率97.7%;MPR检出308处,检出率100%,SSD检出246处,检出率79.9%;VR检出279处,检出率90.6%。在骨折分型上,DR有22例诊断错误,包括:胫骨平台骨折9例;髋臼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1、在检出骨折线数量面:16-SCT横轴位、MPR、VR与DR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SD与DR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2、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16-MSCT轴位图像及其MPR、SSD、VR等重建技术明显优于DR。
结论:在骨关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DR、SCT、MRI各有特点,16-MSCT的轴位、MPR、VR图像在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分型诊断方面明显优于DR,是诊断复杂骨关节创伤的有效方法,16-MSCT及其MPR、SSD和VR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并有选择的使用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