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体系统作为重要的免疫组成部分之一,对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功能的调节以及免疫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炎症媒介物质。然而其非正常激活会引发人体自身组织严重的病理损伤。目前认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一组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多种损伤因素后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致病因子激活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引起瀑布样的炎症介质级联放大反应,逐渐无法控制演变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阶段,继而发生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现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而已有研究表明补体系统的活化在疾病的传递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ARDS近年的病死率高达40~/.-.50%,因与SARS类似的病症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医学专家的关注。其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去除致病诱因、呼吸支持、抗感染治疗、体外膜肺、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吸入、俯卧位通气、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等多种综合性治疗,但尚无理想的对症药物治疗。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并对一些西药很难治疗的自身性免疫疾病常常有独到的治疗效果。而补体过度激活产物参与了这些免疫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药对疾病的缓解提示中药可能对补体过度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本实验首先建立了新型补体抑制药物筛选系统;再利用建立的系统对中药进行体外筛选,以筛选出几味对补体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最后建立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这些中药对模型的治疗作用。
1新型补体抑制药物筛选系统的建立
1.1通过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测定中药粗提取物的抑制补体的作用,成功建立了一个筛选方法。
1.2制备出补体缺失血清:将特定补体抗体与相应补体结合,调整实验条件来观察制备的血清的情况,从而建立了方便快速的补体缺失血清制备方法,成功制备出补体C3、C4、C5、C9、C5-9缺失血清,并将C3、C4、C5与市售成品进行了比对。结果提示按本论文方法制备的补体C3、C4、C5缺失血清略优于市售成品。上述补体缺失血清可用于药物对补体成分作用的分析,从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药物抑制补体筛选系统。
2对补体有抑制作用的中药筛选
中药的筛选及作用位点的研究:通过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测定中药粗提取物的抗溶血作用;以不同成分缺失的补体缺失血清,进一步观察中药及其提取物对不同补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受试的三种中药在体外对补体的经典途径均有抑制作用。中药A的抑制位点可能位于补体C3、C4成分上,而不在C5成分上;中药粗提物B抑制补体溶血的位点可能位于补体C3、C4、C9成分上,而不在C5成分上;中药粗提物C抑制位点可能位于补体C3、C4、C5、C9成分上。
3补体抑制药物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SD大鼠35只(250-300g),随机分为6组(A-F组),依次分别为A组(内毒素致伤组,ARDS组);B组(阴性对照组,NS);C组(阳性对照,prednisoloneacetate,70mg.kg-I,ip);D组(中药粗提物B治疗组,10mg.kg'1)E组(中药粗提物C治疗组,10mg.kg'1);F组(伪手术对照组)。除了F组外的所有组动物在20min内自颈部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45~5mmHg,休克m后开始液体复苏,在1h内回输全部采集血液,然后气管内给予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200~g.kg'l。A-F组分别在气管内注入内毒素前(To)及注入内毒素后的0.5h(T05)、1h(T1)、1.5h(T15)、2.5h(T2.5)采集血样,分别测定血中C02浓度及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给予内毒素2.5h后动物放血处死,取心、肺、肝、脾、。肾、脑组织做病理切片并对肺的损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血样C02浓度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补体活性小幅度下降。受试中药及阳性对照组(C、D、E组)血样C02浓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小,补体活性大幅度下降。伪手术组(F组)血样C02浓度有所上升,补体活性略微下降,基本稳定。病理切片按肺部损伤情况A组评级均数为3.67,B组评级均数为3.33,阳性对照组(C组)为2.00,两个中药组(D、E组)分别为2.67、2.20,F组为1.17。由结果可知,中药粗提物B、C在体内也有一定抑制补体的作用,且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内毒素致伤引起缺氧及肺脏的炎症,有缓解ARDS大鼠模型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