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ueq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量抗生素尤其是β-二酮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或者作为生长促进剂被用于禽畜养殖。然而,大部分药物以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的形式被排泄进入环境,其在环境中存在可能会改变土壤、水环境微生物结构,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抗病菌种的出现以及人畜交叉耐药性等。因此,研究环境中该类药物的残留水平及其环境风险,对于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首先综述了环境样品中β-二酮类抗生素的前处理及分析方法,其次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第二部分,本文选用ITA作为功能单体,利用其与金属离子配位能力较强的特性,以ITA-Fe3+-CIP这个三元络合体系成功制备出能够对β-二酮类抗生素分子选择性吸附的固相萃取剂。该萃取剂可对两类具有一个共同官能团的目标分子实现有效识别,拓展了以往MIP只能有效识别一个或一类结构相似目标分子的应用范围。并通过循环伏安实验、动态吸附实验、静态吸附实验等手段验证了其对模板分子及具有β-二酮结构的非模板分子的吸附性能,而且利用这些实验优化了包括ITA-Fe3+-CIP比例、EDMA与ITA的比例等在内的MIP制备关键条件,以确保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β-二酮类抗生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剂。最终确定的制备条件是选择ITA及CIP分别作为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以1:1:4为最佳ITA-Fe3+-CIP比例,以70%为最佳的EDMA比例。依该法制备的MIP的AC及TE值分别为8.37和7.68。在高亲合力和低亲合力结合位点的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KDI=120.63μmol L-1和KD2=3.31μmol L-1,最大表观吸附量分别为Qmax1= 141.13μmol g-1和Qmax2=19.97μmol g-1。第三部分,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可应用于水样中同时测定9种β-二酮类抗生素的MIPSPE-HPLC-UV分析方法。本实验选取了PIP,FLR,NOR,OFL,TC,OTC,CIP,ENR,LOM这9种β-二酮类抗生素为目标化合物,自制MIP固相萃取柱,将水样加入Na2EDTA调至pH=6.5后过柱后,以3mL甲醇:乙酸=6:1(v/v)洗脱,洗脱液经吹干定容后,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于275 nm处测定其吸收。方法的回收率在75.2~97.9%之间,RSD<7.1%。检测限在1.2×10-8~1.0×10-7mol L-1之间。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堡污水处理厂进水及出水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其中进水水样中有四种物质被检出,浓度在3.4~67.8×10-10 mol L-1之间,出水水样中有三种物质被检出,浓度在5.0~47.2×10-10 mol L-1之间。
其他文献
英国是一个具有防御型军事传统和志愿兵役制度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自由观念,阻碍了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同步建立义务兵役制度。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传统
<正>沙丁鱼个子小,战斗力弱,可奇怪的是它居然是海洋里最大的鱼类家族之一,它们究竟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呢?冲着这个疑问,美国海洋学家兼海洋摄影师史蒂夫·德·尼夫来到菲律宾
随着数据仓库规模越来越大,ETL任务也不断增多,单机调度ETL任务导致多数ETL任务不能按时运行或者不能运行情况时常发生。对基于Kettle的ETL任务调度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这种E
<正>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是以膝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病。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目前治疗方法以卧床休息辅以适当的解热镇痛药和穿刺抽液为主,其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相关国内外文献检索研究,系统分系了国内外及新疆棉花发展现况,针对新疆阿瓦提县有目的、有规划的通过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综合研究法对阿瓦提
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所创作的1775首诗歌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文学史上不乏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但是女诗人描写自然的角度却相当独特。以西方生态女权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对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意义极大。但当前很多企业不重视其财务内部控制,或者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没有很好的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从而在经营过程
编者按 广州陈氏书院 ,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广东全省陈氏合族宗祠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中外、巧夺天工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著名文物专家罗雨
烟气NOx中90%95%为NO,NO除生成络合物外,无论在水中或碱液中都不被吸收。为了有效吸收NOx,需将50%60%的NO氧化为NO2(此时NOx的吸收率最高),再用湿法脱硫的吸收剂吸收,即可实现
大豆异黄酮(Isoflovone)是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因其结构与黄酮(Flavone)相似,故名异黄酮。异黄酮系生物黄酮中的一种,其结构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十分相似,所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