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取代芳香醚类PDE4B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f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二酯酶(PDEs)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水解类酶之一。PDEs主要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 AMP)和环磷酸鸟苷(c GMP),调控c A M P和c G M P的胞内浓度,从而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磷酸二酯酶4(PDE4)专一性水解c AMP。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炎症、抑郁症、哮喘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然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该类抑制剂又有着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头晕、呕吐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急需研发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为此,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磷酸二酯酶4以及抑制剂的结构特点,随后对萘啶酮类PDE4抑制剂进行了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以此为依据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型的二芳醚并杂环类PDE4抑制剂。分子对接研究表明,这些分子能够有效的与PDE4 B受体进行结合。本论文中的研究工作将为后续PDE4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论文总共有4个章节构成,分述如下。第一章中,首先介绍了PDEs主要家族成员及这些酶的专一性抑制剂的应用。随后,对PDE4酶的结构以及该酶和配体小分子作用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PDE4专一性抑制剂的结构与抑制活性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研究了萘啶酮类PDE4抑制剂结构-活性关系。先选取了50个萘啶酮类化合物,构建其3D结构。随后,利用多种方法对这些分子进行了叠合分析。然后,分别用比较分子场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方法(Co MSIA)对叠合模型进行分析,并采用交叉验证系数(Q2)和相关系数(R2)来判断该模型的预测性和相关性。最后,通过三维等势图静电场、立体场和疏水场的分析,发现增大化合物R1部位取代基体积,或者苯环上引入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将有助于活性的提高。这些工作为后续设计PDE4抑制剂分子提供了依据。第三章,根据已有的萘啶酮类结构-活性关系,采用分子骨架迁越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二芳醚并杂环类化合物。合成通过类乌尔曼偶联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来进行。为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H NM R、1 3C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这些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确认。最后,运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该类化合物与PDE4酶的结合模式,并对其结合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能够与PDE4B酶较好的结合。第四章,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PDE4B专一性抑制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尽管无人机已经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因单架无人机存在能力受限、生存率低和完成任务概率低等缺陷,无法保证完成重要任务。为此,需要采用多无人机协同技术来提升无人机系统的成本效率、扩展性和生存性,减少完成任务的时间,其中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是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目标是:在编队协同控制方面,研究影响无人机编队控制的状态要素以及控制机制;在编队协同避障方面,研究一种代价最小化
液体透镜是一种利用透光液滴来成像的光学元器件,具有镜面光洁度高、重量轻、变焦范围广和变焦速度快等优点,可以大幅度降低人造卫星中光学成像设备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磁场控制的液体透镜,采用铁磁流体液滴作为致动流体来驱动液滴微镜头变焦。在磁场控制的液体透镜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对多相流中液滴的形变进行控制。为此,本论文对液滴的形变及其控制展开了基础研究,旨在更好地掌握液体透镜的形变
在轨服务技术是一个国家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其在航天器的在轨延寿、装配以及清理太空垃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在轨服务技术的大量应用,必然面临着在轨服务调度问题。本文将以SSO航天器为研究对象,进行在轨服务调度问题的相关研究。论文首先对研究中涉及的轨道动力学基础进行回顾,然后介绍了在考虑J2项摄动情况下的用于轨道预测的平均根数法以及求解Lambert问题的求解方法。随后研究了小轨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推进,空间机械臂在我国的航天任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要对空间机械臂进行动力学控制与运动规划,首先要对其进行动力学建模。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与地面工业机械臂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方面,空间机械臂的工作空间大、末端负载高,其动力学呈现出明显的刚柔耦合特性;另一方面,空间机械臂与载体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强烈的耦合作用。针对空间机械臂刚柔耦合、漂浮基座的动力学特性,本文对空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的发展,星载天线在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电子侦察卫星等各类卫星上的应用不断加强,所以具备大口径、高精度、高收纳比与高增益特点的可展天线成为各航天大国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大型抛物柱面可展天线支撑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运动学、动力学分析与展开最优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抛物柱面可展天线的工作原理,后将天线支撑机构单元模块进行拆分,基于四连杆机构与各杆件几何参数,推导出单元模块
本论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胶束对两种模型药物的包封作用,一种是对于水溶性较差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通过胶束的增溶性能包封;另一种是将在水环境下易失活的蛋白酶,通过蠕虫状胶束的凝胶化作用包封在结构化的水介质中。对于这些药物分子的包封作用有利于提高其在给药和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利用度,这在药物制剂、生物技术、护肤品和食品工业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表面活性剂对芦丁(Ruti
针对快速地跟随目标或转换目标的问题,要求星载天线具备一定的机动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型可机动星载天线构型的实现方案,提出了一种适合该类方案的天线背架,对其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机动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工程项目需求,研究了反射面的几何特征,确定了反射面成型方案,为使结构更加紧凑,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天线背架的最优工作表面。为实现星载天线的可机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三棱柱可展单元的天线背架,该天线背架具有
近年来,具有丰富孔隙结构以及多样化功能特性的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被多个研究领域认为颇具应用前景,如气体储存,分离,催化,药物输运和传感等。这些应用潜力都基于MOFs材料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结构、以及开放的孔道和庞大的孔体积等。在MOFs材料广泛的分支中,具有超高比表面及独特框架结构的MIL(Materials of Institute Lavoisier)系列材料倍受青睐。其中MI
在实现了火星着陆探测后,火星采样返回将是下阶段火星探测的重点。火星采样返回流程复杂,在火星表面起飞、上升和交会等阶段都面临着复杂的动力学环境,各阶段的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成为了保证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以我国未来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为背景,分别对火星表面起飞前初始对准、火星上升段和交会段的高精度自主组合导航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将下降时拍摄的图像与火星点云地图进行匹配,提取光学测量信息,
地裂缝作为地面变形灾害的一种,不仅对建筑物、道路及土地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猛,传感器分辨率不断提高,对地裂缝等小尺寸地物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对地裂缝高分辨率影像的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为准确地获取地裂缝的分布和破坏等信息,提高地裂缝灾害调查效率,对矿山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采煤地裂缝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地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