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农产品流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自1983年初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赖,至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农产品从总量不足的供给制约变为局部结构过剩的需求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随着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对农产品流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物流成本过高、现货市场不发达、期货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这种变化,农产品流通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的不均衡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内部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渠道成员的角色地位、利益分配等方面,因此,本文在阐述了农产品流通的基本理论和渠道权力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以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渠道均衡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依靠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均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目的在于寻求有效解决我国农产品流通问题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渠道地理交通资源、专业知识资源、对信誉的认知、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政策环境和信息资源等都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的均衡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多样性流通渠道、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培养壮大农产品流通组织规模、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以及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阐述了基于渠道权力结构的农产品流通基本理论;第三部分阐述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第四部分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权力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