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为山在近20年的艺术创作中所形成自己较为鲜明的风格特征,其鲜活的作品形象、生动的人物神态、深邃的精神内涵均体现了作者对当下社会艺术的关切和人文关怀,力求唤醒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觉。吴为山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正符合他作品的审美意象,并形成了一种标志性的艺术现象。吴为山的写意雕塑为什么能够收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可,并在国际上获得赞许?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何处?其作品的风格、题材、类型又有哪些不同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吴为山写意雕塑创作动因与审美方式的分析并结合具体作品逐步探究其美学价值。第一章简要介绍吴为山因何与艺术结缘,及其主要作品的艺术成就,并分析吴为山写意雕塑的题材与风格:题材上注重刻画历史文化名人及概括生活中的人物形象;风格类型以架上雕塑和环境雕塑为写意雕塑展现的主要平台。第二章主要围绕吴为山运用架上雕塑表现写意雕塑的审美性,其中作品《睡童》、《行吟中的林散之》等均强烈的体现了写意雕塑与架上的完美融合,是与西方当代艺术相区别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形式,且得到了受众的认可。第三章以写意雕塑开创融入环境雕塑的新形式为内容,举《天人合一——老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组雕》来例证写意融合环境雕塑的可能性与审美价值,体现写意雕塑带给公众的艺术性。第四章总结吴为山写意雕塑的美学特征,探讨开创写意雕塑的美学价值和影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