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曲神仙道化剧与隐居乐道剧中隐逸思想的同异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曲中的神仙道化剧和隐居乐道剧表现出共同的隐逸情调。由于二者之隐逸思想,常常混杂交错,隐居乐道剧之儒家避世思想观念,较多表现有道家(教)的隐逸思想特征;神仙道化剧之道家弃世思想观念,又几乎与儒家的隐逸思想无二,呈现出儒道互补的特点。故学界论述元曲隐逸情调时,常将神仙道化剧与隐居乐道剧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各有特点:神仙道化剧主要表现道家(教)的隐逸思想,他们对蒙元社会主要持否定态度,鼓吹的是道家的弃世思想,向往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神仙方外世界;隐居乐道剧主要表现儒家的隐逸思想,他们对蒙元社会主要持批判态度,宣扬的是儒家的避世思想,向往的是一个无是无非的世外桃源。同时,元曲神仙道化剧和隐居乐道剧所表现出的隐逸情调,并不完全同于历代隐逸思潮,而是有着自己的时代特点。即元代的隐逸者,不仅无道时隐,有道亦隐;而且其隐逸并非个别现象,是全社会的大逃逸,由此形成独特的元曲隐逸文化。
其他文献
传媒文学批评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它指由大众传媒主导并在大众传媒展开的文学批评。本文尝试对这一新的批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传媒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
唐代泛舟诗是指描写唐代文人乘舟在江、溪、湖泊、池塘等水域进行游赏娱乐审美活动的一类诗作。本文主要从审美意蕴与文化意蕴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第一章研究泛舟活动
随着现代都市及消费文化的蓬勃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都市小说创作繁荣的景象,特别是以"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一类作品对都市生活及此背景下都市人精神状态的书写,
韦縠《才调集》作为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文学与文献价值不言而喻,因而备受关注,随之产生了诸多批注本。这些批注本为解读《才调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能使读者从中看出
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支撑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观念的理论预设,分析构成左翼文学话语的思想光谱,以此考察在全球化的当下历史语境之中,左翼文学带给我们的启示.首先讨论"阶级"和
第一部分"文化阐释诗学的缘起".从"文化"和"阐释"两条线索,回溯了詹姆逊文化阐释诗学的历史环境和学理背景.在世界范围的文化转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路向、美国文艺批评
周作人和小泉八云(英国人,原名Lafcadio hearn)均于明治时代后半期来到日本,前者在日本生活了6年,后者则长达14年.他们都喜欢日本,热爱日本的文化.前者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