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一直受到政府的管制。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提出“金融抑制论”后,各发达国家相继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浪潮。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在改革期间,我国逐渐放开货币利率、债券利率以及存贷款利率,利率决定权由央行转移到金融参与者手中。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提供了动力,有利于商业银行单一业务结构向综合业务结构转型。但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使商业银行面临众多问题,净利差收窄直接压缩着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银行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引发过度竞争,信贷风险不断加剧。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2008年到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分为整体研究与分样本研究,样本细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三类,通过对分样本的进一步细分,更好的为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式、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为后文的进一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分别从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两方面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介绍了有关利率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概念,为后续变量选取做了铺垫;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分别选取三个角度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选取ROA为被解释变量,净利差为解释变量,资本充足率、存贷比、GDP、M2增速为控制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非银行社会融资占比、不良贷款率为中介变量,先对样本银行总体做了回归分析,之后对总体进一步细分,分别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回归分析,最后从替换被解释变量、内生性、控制时间效应、缩尾处理、引入虚拟变量、分位数回归等多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根据前文的分析,对如何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做出政策性建议。通过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各银行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但从整个上市商业银行所处的经济大环境来看,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多元化、专业化、创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