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列第二位。世界上每年约有100万新增病例,大约50万患者因此失去生命。过去的几十年,尽管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得到长足发展,但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仍束手无策。因此研制开发更为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案显得非常必要和紧。
溶瘤病毒也称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它能特异性的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增殖,从而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很小。例如,ONYX-015是通过缺失腺病毒E1B55-kD基因实现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一种溶瘤病毒。临床实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也有其单独使用疗效不很理想的缺陷性。为进一步提高溶瘤病毒的抗肿瘤效果,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策略:即在溶瘤病毒中引入杀伤或抑癌基因,联合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各自的优势来治疗肿瘤,并称之为肿瘤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
本论文利用双调控溶瘤腺病毒载体SG500携带结肠癌特异性抑癌基因ST13构建一种全新的双靶向基因-病毒SG500-ST13。该载体的E1A和E1B基因分别受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和HRE的控制,ST13基因则位于病毒的E1A基因之后。我们首先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将ST13基因插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SG500中,得到pSG500-ST13(见附录),继而在HEK293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法得到双靶向基因-病毒SGS00-ST13。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G500-ST13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620和HT29)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效应,而对正常细胞系(WI38)没有毒性或毒性很小。体内治疗研究也证实SG500-ST13能够有效抑制HCT11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免疫组化和TUNEL分析等表明,溶瘤病毒的杀伤作用是由于病毒复制增殖和ST13抑癌基因特异性表达导致癌细胞坏死和调亡引起的。
总之,我们所构建的双调控基因-病毒SG500-ST13在体外体内水平均表现了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并显示出很好的安全性。这种治疗策略可能在肿瘤临床治疗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