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类比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观,更为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快速化、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知识源,教学过程也不再是知识信息的单向输送过种信息双向流动、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对话的过程。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充分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实质,真正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习共同体,在引导和促进学生体验探究的同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自我建构。而类比法以其简便易行、取材广泛、效果显著等特性,在提高教学的应用能力、深化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当今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类比能力如何呢?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类比能力呢?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首先,提出类比的概念,并以现代教学论和心理学为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类比法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包括:共同要素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然后,将类比法进行分类,包括:种属关系类比、对立或矛盾关系类比、演绎关系类比、并列关系类比、表里关系类比和因果关系类比,并提出类比的作用,包括:有助于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举类旁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接下来,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数据对比追踪调查,了解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类比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1、对类比法的概念、特点及局限性不是很了解;2、对类比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不认同;3、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4、学生认为教师在搜集有效的类比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经常对做题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等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最后,对影响学生类比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类比材料是影响类比的前提;学生自身的因素对类比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对类进的措施,以期能让高中学生类比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地理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现代地裂缝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在详尽分析了山西榆次地裂缝的各个致灾因子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地质学意义上的专题
<正> 李连科、刘奔同志的文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答郝晓光同志》(《光明日报》1987年2月2日),指出我在《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光明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都致力于课程改革。本文在依据中、英两国体育课程历次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两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以中、英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
电力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评价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成效高低的重要标准。因而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用电监察人员,必须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切实做好各项监察工作,以
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以及课程规划的完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积累语言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较高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词汇听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培养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但学生常常在学习中遇到诸如死记
在网络拓扑学中要研究由矩阵实现为图的问题,通过对基本回路矩阵Bf中各树支关联的单连支回路数性质的研究,提出了实现线形树的一种算法.它通过判断树支的边缘性质,逐个确定树
摘要: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广泛。课前利用图片图表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课堂学习。课中利用图片图表的史学信息补充、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形成科学史观。课后利用图片对学习的史学知识进行整合、提高、拓展。   关键词:图片 引领 科学史观 蕴含 整合 拓展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科技成果纷纷进入了课堂。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