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实施现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体育考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具有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中考体育考试方案是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具体实施细则。重庆市自2007年将体育分数加入中考总分发展至今已14年。本文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完善发展提出建议,为重庆市教委优化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结论:第一,全国有关中考体育方案的文件,按颁发时间可分:(1)试点至全国推广(1990—1998);(2)全国推广至第一次改革(1999—2005);(3)第一次改革至内涵丰富(2006—2016);(4)内涵丰富后的继续发展(2017—至今)四个阶段。四个阶段文件的重点内容分别是:(1)方便中考体育工作实施和组织开展;(2)依旧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基础上,开始注重考试项目设置,评价体系的科学性;(3)体育正式成为高中阶段录取计分科目,要求建立过程评价指标;(4)逐渐提高中考体育分值,体育评价体系要围绕引导初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构建。重庆市中考体育方案贯彻落实中考体育相关文件精神在项目设置和评价模式方面相对滞后。第二,2007年,重庆市中考体育方案将体育计入中考总分发展至今,共三次内容调整(2007年:50米跑、1分钟仰卧起坐、1分钟跳绳;2008-2010年:立定跳远、双手前掷实心球、25米×8往返跑;2011-2020年:立定跳远、双手前掷实心球、1分钟跳绳)。项目设置为三个身体素质必测项目,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培养初中学生运动兴趣和掌握运动技能的作用有限。分数构成方面,仅有统一测试,需结合实际建立过程性评价内容和指标。评分标准方面,一分钟跳绳项目男生评分标准和掷实心球项目女生评分标准都还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分数对应的评分刻度间距未体现出体育成绩提升,低分区域难度低,随分数提升其难度同时增加的规律。免考缓考的处理方式方面,最高以40分计入中考,免考学生没有提高得分渠道,易形成免考学生的中考总分与普通学生相比处于较低的现象。第三,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的实施,保证了体育课时数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但一定程度冲击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内容。学生能正确认识重庆市中考体育方案价值,方案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激励、运动兴趣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上课积极程度、锻炼的自觉性有一定积极影响,但养成学生持续保持体育锻炼习惯的作用略显不足。学生对方案在项目设置及对运动能力的考核方式等方面基本满意,同时认识到方案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身高、体重等)和运动兴趣两个方面需要完善。学生对本研究拟提出完善重庆市中考体育方案建议:(1)体育课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体育成绩、(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体育成绩、(3)将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纳入中考体育成绩、(4)将评价模式变更为“过程评价+最终考试”等,大部分学生持支持态度。学生对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增设运动技能(篮球、足球、游泳等)考核的支持度高,且因性别不同,对运动技能的需求具有差异性。第四,北京、上海、广州、天津中考体育考试方案,项目设置为学生提供了自选空间,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都设有运动技能(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四个地区中考体育得分的评价模式都为“过程性评价与统一考试评价组合的形式”,过程性评价与体育课学业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紧密相关。相较而言重庆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项目设置和评价方式方面还不够完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1)改变重庆市中考体育方案得分评价模式:“统一考试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统一考试评价组合”模式转变。(2)调整统一考试项目构成,构建“必测+选测”模式增设运动测试项目。(3)合理适当提高重庆市中考体育成绩总分以及在重庆市中考成绩总分的权重,科学调整评分标准。(4)完善缓考免考规则。
其他文献
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文章从宅基地改革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写的《县级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农村宅基地基础数据库规范(试行)》为指导,以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为研究对象,结合GIS平台,从宅基地基础数据采集、管理到宅基地申请审批、数据归档、监测监管、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功能设计,切实实现了宅基地相关工
农村宅基地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布局规划散乱,土地使用率低。新时期,要通过宣传引导提升全民国土法制意识、强化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切实推进宅基地审批制度的改革等措施,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高土地使用率。
目的:探讨家庭内同胞冲突、同伴关系、性别对中学生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3018名生活在多子女家庭中的中学生的同胞冲突、同伴关系、性别、抑郁情况,并进行了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分析。结果:(1)中学生同胞冲突、同伴关系、性别、抑郁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同胞冲突与性别(r= 0.05, P<0.01)、抑郁((r= 0.30, P<0.01))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同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
机车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升铁路运输效率,符合铁路发展规划要求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趋势。我国铁路运输运行环境条件复杂,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均采用“自动控制,人工监控”的方式进行,提出HXD2型机车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模式切换策略,充分考虑铁路规范要求,在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为司机提供了有效的手自切换方法。
剧本杀通过充满悬念的故事内容、精心营造的游戏场景和独具特色的社交模式让玩家获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在我国年轻人族群中迅速兴起并深受喜爱。剧本杀主持人(一般简称DM)作为剧本杀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人物,更是玩家是否能够获得沉浸式游戏体验的重要因素。从角色理论出发研究,剧本杀主持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还在游戏中兼具了现场编剧、全能导演和实力演员等多种身份,有效地发挥着多重角色的作用。
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幼儿教师应当认识到创设幼儿园劳动实践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将劳动活动与幼儿园实践教育联系起来,以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形成劳动意识,轻松、愉悦地完成劳动教育目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严重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为了解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使用Dyna-CLUE模型,预测2050年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多因素影响下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与草本、灌木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GDP、与自然村距离等因子共同驱动土地利用变化,2050年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和未利用地面积的减小,提高了灌木
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数字经济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可视化处理,从不同维度反映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上海和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稳居第一、第二,苏沪一体化的程度高;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在空间上形成强强集聚、弱弱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