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环境与发展的挑战,以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为代表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已将节能减排产业发展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节能减排产业在未来若干年内,将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投资热点。然而现有的投入与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资金的供需矛盾还很突出。并且,由于节能减排产业自身具有综合性强、技术性强、外部性强等特点,也使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一般投资者进入障碍较大,目前仍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推进,配套以企业自筹及银行贷款,致使其发展遭遇到投资额不足、投资效果较差等问题。因而,如何创新投融资模式,增强资金运作效率,已成为保证节能减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产业投资基金被认为是新经济制度下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我国政府正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在中国的发展。本文选择以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尝试将产业投资基金与节能减排产业的特点相结合,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在我国设立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发展环境因素、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列举了两个实践探索的典型实例。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成本收益、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人民币国际化虽
在我国的石油供应体系中,原油贸易进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我国的工业生产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石油一直处于
美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制度的变迁揭示了全世界金融创新的发展脉络,而过度金融创新引发的风险,也给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与监管带来警示。改革开放30年,中国金融市场得到了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