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应用技术研究及个例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主要关注的是催化后云和降水过程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这首先表现在云和降水的宏微观过程有无明显变化,因此了解播云作业后的云微物理结构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河北省2009年4月18日和5月1日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为例,综合天气形势、地面降水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以及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等实测资料,探讨了云催化前后云微物理特征以及地面降雨量的变化。4.18个例对云微物理特征分析发现:液态含水量平均值在催化后降低;作业后大粒子数增多,小粒子数相对减少;作业前后云粒子谱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催化前是不连续的多峰分布,以小云滴为主,催化后趋于平稳分布;云滴粒子浓度降低了,降水粒子大量增加。作业高度4800m温度是-8~-3℃,催化前过冷水含量较丰富,且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冰相粒子数目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当通过人工播撒催化剂增加该层冰晶后,产生了更多的雨元冰晶,它们在丰富过冷水的支持下长大成降水粒子,造成地面降雨量的增加。一般来说层状云的形成过程是与大范围的有规则的上升气流运动或大范围不规则的扰动有关。在5.1个例中探测的是发展成熟阶段西风槽云系中部,为降水云系中部发展成熟阶段。作业云带东北西南走向,云顶高度大约5000m左右。整个过程液态含水量值相对比较低,云中的可降水量较小,开始作业阶段LWC平均值只有0.005 g/m3,作业后(4800m)15分钟左右液态含水量达到一个峰值,最大达到0.0937 g/m3。同一片区域5400m、6000m高度也分别达到最大值,LWC分别为0.0121、0.1406 g/m3。说明实施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促进了上升运动和加强了云体在垂直方向发展的表象。不同高度粒子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液态含水量是相对一致的。在液态含水量最大的时段,4800m粒子浓度达到1400个/升,粒子平均直径大约是20微米;5400m粒子浓度接近1500个/升,对应的粒子平均直径不到35微米;而6000m的数浓度超过1600个/升,粒子平均直径为40微米。大云粒子浓度在4800m比较高,作业开始后大云粒子浓度降低了,降水粒子浓度出现大值区,但是总体上还是降低了。地面降雨量作业后影响区以及对比区都减少了,但是降雨面积比原来扩大了。
其他文献
今年7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发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重要讲话,很快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与审计
报纸
纪律和法律本质目标一致,党规党纪是国法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贯彻习近平新时
报纸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从未停止过,美育便伴随着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形成而产生。而在现代教育中,随着社会进步,我国美术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加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同时检测RA组110
目的探讨孕早期的雌、孕激素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建立去势C57BL/6小鼠模型,2周后分别皮下注射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激素联合重建小鼠性激素水平,
近些年,由于环境的恶化,极端天气出现频繁增加,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逐步上升。由此在我国造成了每年到了夏季,一些省市洪涝灾害特别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管理中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