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首日超额收益是指上市首日收盘价显著高于发行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广泛存在。IPO首日超额收益自从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发行人、承销商、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了一级市场定价偏低,所以新股上市首日价格上涨,形成首日超额收益。二是投资者对新股过度反应,新股上市首日价格虚高,同样形成上市首日的超额收益。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推出,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较为突出,企业上市收盘价屡创新高。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首日超额收益率达到106.23%。截至2011年底的28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首日算术平均收益率37.92%。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使一级市场集中大量的资金专门用于新股申购,不利于资金优化配置。并使投资者过分关注是否申购成功,而忽视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造成新股上市后价格过度波动,形成巨大的风险。本文主要对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进行研究,针对上述我国创业板IPO的特殊情况,本文在对国外相关理论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角度去解释我国创业板IPO首日超额收益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研究进行梳理;接着,在第3章对投资者情绪理论和我国创业板IPO首日收益情况进行概述,并从投资者情绪角度对创业板IPO首日收益做简要解释。本文第4章,建立了基于投资者情绪的创业板IPO首日收益模型,从理论上论证投资者情绪对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的影响。在第5章,选取了新股上市前15个交易日市场日均收益等六个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创业板IPO投资者情绪指数,以此衡量创业板IPO投资者情绪的高低。并以创业板IPO首日收益为被解释变量,以投资者情绪指数,信息不对称代理变量和承销商声誉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指数系数显著,对创业板IPO首日收益解释有较强的能力。第6章,根据上述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