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面径流污染生态处治的硅藻土多孔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繁重的交通下各种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氮磷化合物等在路面积累,随着降雨流入沿途土壤和河流,造成生态破坏。与此同时,房屋和道路的改扩建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也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将硅藻土作为再生混凝土掺合料,对硅藻土多孔再生混凝土强度、路面径流污染处治及植物适生性进行研究。通过对100目和150目两种硅藻土分别等质量替代0%~30%水泥进行水泥胶砂试验,分析硅藻土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规律,28d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00目硅藻土适合作为混凝土掺和料。通过对不同硅藻土掺量下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分层插捣及振动成型的比选,通过强度以及连通孔隙率为指标,结合CT断层扫描平面孔隙结构,结果表明:10s振动成型法适合成型多孔混凝土。通过对不同硅藻土掺量的多孔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用水量明显增加,强度降低;掺加硅藻土有利于提高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通过复配减水剂、硅灰及葡萄糖酸钠增强剂能够提高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全龄期强度。通过研究掺硅藻土多孔再生混凝土的污水净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掺量达到20%时,对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提升明显;SS的去除主要受孔隙率的影响;随着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多孔混凝土的净化能力降低;流速对多孔混凝土的净化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流速越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明显。混凝土孔隙碱度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孔隙碱度降低,但效果不明显:通过对比水浸及外加剂两种降碱方法,水浸降碱作用周期长,碱度处于动态平衡,PH降至10左右。掺加ZS-2型植生混凝土外加剂,7天即能达到较好的抑碱效果。黑麦草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8天根系穿透孔隙,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混播试验结果表明:黑麦草和狗牙根存在种群竞争。本研究对道路污染生态处治及生态型道路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静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多形性室速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多形性室速患者5例,给予美托洛尔5 mg静注,0.5~1 mg/min,2 min后重复
目的:对精神病院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以便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2007年3月-2012年3月收集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31例,对不良反
目的:探讨经直肠给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4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应用直肠给药等对症处理保守治疗,42例小儿
在基层水文转职能强服务管理改革过程中,南宁市水文水资源局始终坚持营造氛围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通过试点积极推
在英语教学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按年段划分,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训练。七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
体校学生有任务重、时间紧、文化底子薄的特点,怎样紧抓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体校语文课堂教学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的
MMP-2、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中的明胶酶,与胃癌细胞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2、9的激活可以形成Ⅳ型胶原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破坏完整的基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2  关键词 曲张静脉血管重塑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细胞外基质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作为周围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在长时间站立时出现静脉逆流引起血液瘀滞,导致血管壁为适应多种病理因素影响而产生异常膨胀和浅静脉迂曲、扩张的代偿性反应,其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对于浅静脉曲张原因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