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流对动静脉内瘘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e,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命线,AVF吻合口处的静脉段狭窄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机制为内膜增生,与特殊部位的壁面剪切力及血流模式改变有关。且透析患者体内炎症介质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研究表明紊流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大量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是分布于其表面的力学感受器,参与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内皮细胞受到剪切力作用时,膜表面蛋白表达及分布会发生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不仅具有诱导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还能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本研究旨在研究体外生理环境中以及尿素症环境中紊流作用下Cav-1、TGF-β1在血管内皮的分布及功能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体外洄流模型模拟体内紊流状态,分别用平行平板流动小室来模拟血管管腔,蠕动泵来控制循环流量,注射泵制造洄流血流,含血清的培养基模拟血液,以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模拟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尿毒症患者血清按比例加入到培养基中模拟尿毒症环境。洄流作用不同时间(分别为0小时、2小时、6小时和12小时)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以及用低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6dynes/cm2)、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12dynes/cm2)和超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20dynes/cm2)以及洄流产生的震荡剪切力(0±5dynes/cm2)分别作用于HUVEC 12h,对照组不受剪切力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洄流产生的震荡剪切力作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形式的剪切力作用下Cav-1、TGF-β1的分布及功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洄流产生的震荡剪切力作用下,Cav-1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其分布表现为由质膜向胞质转移。而TGF-β1的表达则恰恰相反。对比洄流和不同大小的层流剪切力作用12h,发现Cav-1在洄流产生的震荡剪切力作用下以及低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作用下表达下降。Cav-1在高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作用下其表达增多。而TGF-β1在洄流作用和低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表达增多。在高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作用下其表达有所下降。在尿毒症环境中,内皮细胞的活性比正常血清环境下有所减低。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流形式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紊流、低于生理水平的层流剪切力和长时间的作用使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在动静脉内瘘失功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尿毒症环境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细胞因子的表达。
其他文献
一个成功的基金经理不仅是财富管理的能者,还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关于时间对投资的意义,周志超向记者阐释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时间在投资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复利。如果能够持续获得稳定的收益,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的收益率会非常可观,所以,我们倾向于寻找确定性的投资。二是把握股市的波动。很多时候股价的涨跌并非理性的,时常出现超涨、超跌的现象,当股价短期涨幅过大时,我们也会考虑卖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