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胁迫对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的影响以及冬眠前后糖代谢关键酶含量的变化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眠是小型哺乳动物为了适应冬季能量短缺而自发的生理现象,贮脂类冬眠动物主要依靠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作为越冬能源物质。活跃季节能量的积累对动物的越冬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当能量积累不足时,冬眠动物的存活率和冬眠模式均会受到影响。贮脂类冬眠动物在夏季活跃期主要靠食物中的糖类作为主要能源物质,冬眠期主要依靠体内贮存的脂肪越冬,动物这种能量利用转变主要依靠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两种物质的酶的变化。本文以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能量胁迫对动物的影响;并测定了动物从育肥开始到冬眠后的五个关键时期(育肥期、体重高峰前期、体重高峰期、体重下降期和冬眠期)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其变化对动物糖类代谢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在育肥过程中,动物的体重显著增加,但是低温和禁食这两种能量胁迫方式均会降低动物体重的增加幅度。可见,在能量积累阶段,能量胁迫会影响动物育肥的速率,温度和食物可利用性是影响育肥的两个主要因素。  2.动物的摄食量在低温处理的前三天显著低于常温组,之后摄食量恢复至常温水平。即使在低温处理的后期,动物总的摄食量、消化率和可代谢能效率也没有明显增加,表明在能量积累阶段,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已经达到最大值,低温不能通过提高摄入食物的利用效率来积累更多能量,动物的消化道效率达到最大值。  3.在低温处理一段时间后,动物体温出现差异性显著,可见动物在应对突然地外加环境恶化时,会适当降低体温来缓解能量的消耗。  4.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含量在五个关键时期差异显著,表明在冬眠前后动物利用的能源物质有所转变,不同时期利用的能源物质不同。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含量在育肥期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暗示这些酶参与到育肥期机体对糖类的利用中;体重下降期,动物的主要能源物种由糖类转变为脂类,丙酮酸激酶表达降低,暗示这种酶在糖脂代谢转变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处理器频率提高趋近极限,单处理器多核心技术成为当前处理器平台的主流。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单一处理器集成核心的数量逐渐增多,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越来越高。DPI(
本文以AMP-2为对象,研究确定其分离纯化的最佳方法及条件、化学组成、降血糖活性的鉴定及有效成份的确定。 针对AMP-2的主要成份为多糖和黄酮类,分别采用了分子筛分离法和大
森林土壤层在森林水文功能中发挥着水分蓄存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大孔隙是森林土壤中常见的现象,对森林土壤水分的运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森林土壤大孔隙在土壤中的数量
由于海洋具有的重要军事、经济等战略地位,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受到日益关注,海洋资源的开发对海洋信息传输提出重大需求。水声信道作为目前所知最严酷、复杂的无线通信信道,具有强多途干扰,频率扩展严重,高噪,窄带等特征。因此,鲁棒水声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水声信道存在的时变性和频变性问题,结合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码复用差分混沌移位键控技术,设计了两种新的多载波差分混沌调制系统。本文的主要创新工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于网络应用的管理与网络流量的控制,已经成为研究网络的重要课题。有效的网络应用的识别与管理不仅能够让网络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并且
为促进红麻抗虫转基因育种研究的发展,本研究以国家级重点推广的6个红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即柱头滴加法和子房注射法)将抗虫(Bt)基因导入受体红麻品种。
近年来,波达方向估计已成为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通信、雷达、声纳、地震勘探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迅速的发展。许多优秀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危害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断发生,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终端安全已经成为保护信息安全最为重要的一环。于是可信计算技术应运而生。可信计算技术以可
预编码技术在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在无线协同中继系统中,多个通信实体之间通过协作方式共享有限的无线资源,多个节点在中继传输过程中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