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尿方在治疗CGN血尿中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在临床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方剂起效的原理和机制,为临床辩证用药寻找理论依据,从而探索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的有效治法及方药,以达到减轻患者症状、防病治病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设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对64例入组患者分组,分别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1)给予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每次剂量为80mg,每天一次。(2)低盐饮食;(3)避免感染;(4)限制蛋白入量;(5)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口服血尿方,温开水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疗程:12周。观察中医症候积分、尿隐血、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相关生化指标、副反应等变化并做好记录,科学严谨的进行数据的统计、数据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各有1例入组病人脱落,最后统计两组各有31例完成临床观察研究。1.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入组病人的BLD定性检查均较前有实质性改善(P<0.05),两组入组病人的尿RBC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两组入组病人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2.经过12周治疗,两组入组病人经过统计分析对比,发现试验组、对照组在BLD定性检查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尿RBC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等症状的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盗汗、口干咽燥、双目干涩、口苦、小便灼热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的疗效对比:发现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54.83%,而试验组总有效率是80.64%,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对比: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0.96%,试验组总有效率是87.1%,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证实,血尿方可以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CGN血尿的患者,可以减少尿RBC数、降低BLD,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经过12周的临床试验对比观察,在减少尿RBC数、降低BLD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2组均有疗效,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药血尿方在治疗CGN血尿时疗效确切,可以在自身合理配伍的基础上发挥独特的优势,对于治疗CGN血尿可以灵活应用、推广,对于CGN患者的治疗又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