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杰克·凯鲁亚克小说中的忏悔意识与自赎之路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凯鲁亚克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在美国文坛乃至整个世界文坛都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对凯鲁亚克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进行研究,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以凯鲁亚克小说中目前已经翻译到国内的三部小说《在路上》、《达摩流浪者》、《孤独天使》为研究对象,运用福柯忏悔话语、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对杰克·凯鲁亚克小说中的忏悔主题进行解读,较为细致地分析其小说中传达出来的忏悔意识及其救赎方式,从而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杰克·凯鲁亚克与“垮掉的一代”的关系,凯鲁亚克主要的文学作品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最后对“忏悔意识”做出界定。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个人和社会层面具体分析了凯鲁亚克小说中隐含的忏悔意识。个人层面,个人对于人生梦想、情感、生活态度的自我坦白和剖析。社会层面,从金钱世界的腐朽、社会政治杀戮的本质、现代科技对人性的异化,文化的荒原几个方面,对社会整体的“恶”进行批判与揭露。第二章,从个人因素和文化因素探究凯鲁亚克小说中忏悔意识形成的原因,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四种忏悔模式,奥古斯丁式的忏悔模式、卢梭式的忏悔模式、托尔斯泰式的忏悔模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忏悔模式及其忏悔模式的流变,结合凯鲁亚克本人、凯鲁亚克作品的风格总结出具有凯鲁亚克式忏悔特点。第三章,主要是讲凯鲁亚克作品中的人物从忏悔开始自赎方式的选择及其无法得到救赎的原因。谁能拯救他们?没有上帝,只有他们自己,从忏悔的那一刻开始,也是他们寻求自赎之路的开始。他们上路浪荡,他们将眼光投向神秘古老的东方禅宗,他们亲近自然,在一花一草一木中体验着生命的本真。但种种自赎之路的尝试并没拯救他们,本章中指出他们最终并没有实现拯救的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论述予以总结,指出凯鲁亚克作品的影响,呼吁不要对以凯鲁亚克为代表“垮掉的一代”文学进行片面的解读。
其他文献
萧红、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分别活跃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之下,从两者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女性意识和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面
典型理论是20世纪中国文学活动的关键词之一,它的发展、演变可以折射出20世纪中国文学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在对20世纪文学典型理论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时,可以辨析出两条不同的发
邵燕祥是当代文学界一位优秀的杂文家。他最初是作为一名抒情诗人受到文坛关注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紧跟时代步伐的政治抒情诗。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他创作了大
贞节烈女是封建社会理学家们大力赞扬的女性形象之一,历代正史均有记载。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明清拟话本小说中更是屡见不鲜。但是,贞节烈女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明
黄裳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特色较为鲜明的散文家。坎坷的人生,奇特的经历,多重的身份,使其在散文创作中,能够以多重视角观察、思考生活,获取丰富而深刻的生命体验,从而构造出
刚带完大课间活动回到教室,忽然隔壁班的老师过来跟我说,记者楼的一位阿婆“问罪”来了。细问得知,刚才有学生到记者楼楼下玩耍,弄破了她的花盆。这段时间我们老师正流行“气
期刊
本文以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生态批评为研究视角,对《庄子》的生态意识及其文学与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与本文相关的理论有生态批评、生态意识等。基于前人对庄子生态思想的
贾樟柯是当代电影界一位风格独特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用独到的视角与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和关注现实人生。但是贾樟柯电影不是对底层真实的简单复制,在表面生活琐事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