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奏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刘邦称帝、汉朝开国(公元前202年)至王莽篡权(公元8年)期间的奏疏为研究对象,因为西汉时期的奏疏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体,它本身承担着其它文体所不能承担的特殊使命。研究这一段时间的奏疏,其风格呈现出由疏直激切到典雅醇厚特点的转变。通过探究奏疏风格及转变的缘由,奏疏体现出在不同时期所承载的特有的思想、文化内蕴。然而,目前学界对西汉奏疏的研究较少,且重点放在对奏疏的艺术特点方面的研究,对奏疏文化方面探讨的文章很少。有鉴于此,本文选这一题目从文学与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奏疏溯源与内涵界定文章对所研究的对象——奏疏,从先秦至汉代的流变情况做了简要的梳理。对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说明它具有异名同体现象。第二章西汉前期奏疏创作的主题取向及时代特色首先对汉初奏疏的创作情况进行了整理,这一时期的奏疏多围绕着历史反思主题来展开,人文关怀的“民本思想”很明显地体现在里面。文章又对这一时期奏疏的突出特点——纵横驰骋的战国遗风以及疏直激切特点的形成进行了探究。第三章武、宣时期奏疏的发展、演变武帝朝的士人类型出现多样化,仍有纵横家遗风的士人群体;有以歌颂武帝朝为风格的;还有以张骞出使西域为内容的奏疏,以东方朔的上书自荐(《应诏上书》)为特点的并开创的自荐之风等等。这是一个胸怀开阔、心态坦荡的时代,奏疏不仅在数量上、文化视野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奏疏的内容与主体风格明显地呈现出发展、演变的趋向,这种发展、演变又包括二种不同的风格交叉进行。武、宣时期,奏疏中还部分地保留着汉初战国策士遗风的特点,但这又不完全等同于前期的风格,且与之有着较大的差异。真正体现了西汉中期(武、宣时期)臣民上书的主导风格的是变纵横驰骋而为典雅醇正,变剑拔弩张而为坐而论道的特点。文章第三节重点探讨奏疏与经学的关系问题。第四章西汉后期奏疏的新变通过对西汉末奏疏的创作情况研究,此一时期的奏疏彰显出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灾异说”非常流行,臣子大多援引经义、灾异进行上疏,以此达到谏君的目的。对这种现象的由来及成因、意义进行了阐说。下文对西汉晚期的“礼制”转变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此时已不同于以前的礼仪。以前基本上将礼制定位在仪式层面,作为政治制度的一种修饰,而这时儒生们已经把礼制当成政治制度本身了,认为“礼仪一定,天下自正”,但最终未能挽救西汉衰亡的命运。
其他文献
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安排运输车辆路线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车辆路径问题是一类在物流运输车辆调度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组合优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规模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应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复杂性和规模也日益提高,同时嵌入式系统的特殊性决定
【正】 唐元和元年冬十二月,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到唐明皇与杨贵妃事。写了一首叙事诗《长恨歌》。这首诗给白居易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是他的成名之作。清人
学科发展、科研体制改革、学术范式转型推动跨学科研究成为常态,形成学术发展趋向.桂学作为广西区域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地方之学,必须夯实其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既立足于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节庆旅游逐渐兴起并迅猛发展,节庆旅游已日益成为黑龙江省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方式。研究节庆旅游营销策略成为黑龙
重叠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种语法手段,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和重点。在具体的词类研究中,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本文选取研究相对薄弱的代词重叠作为考察对象,
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质量成为成败的关键。我国的铁路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情况。线路大中修在铁路系统管理和维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应用水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化发展增添强动力。在X省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数据的基础
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心脏疾病患者。我们通过观察具有各种心血管疾病或心脏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进程。随着这一进程的推展,我国人民在享有公共服务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但也毋庸讳言,我国国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