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性建议。  材料与方法:  选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所有科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人口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23例患者中发病年龄高峰为61-70岁。危险因素主要为手术和(或)外伤有关184例,占43.50%,其中与骨科手术相关的DVT发生率最高,占38.04%,其次为胃肠外科手术,占13.59%;高龄(发病年龄>70岁)共120例,占28.36%;恶性肿瘤患者85例,占20.09%;长期制动患者77例,占18.20%;所观察患者中有31例并发肺栓塞,所有患者D-二聚体均不同程度升高。  结论:  住院患者中诱发DVT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手术和(或)外伤、恶性肿瘤、长期制动等,由于常导致血栓后综合征和肺栓塞,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背景淋巴瘤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几年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中已经排在前十位。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远大于霍奇金淋巴瘤(HL)的发病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其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根据基因表达谱的不
目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细胞参与细胞糖代谢的可溶性蛋白酶,有研究表明NSE可用于观察脑卒中、脑外伤、癫痫、Creutzf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的艰深和纯理工特性,一直是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本文以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可测性设计与故障诊断”课程为例,进行了
本文围绕“课程思政”在“市场调研”课程中的改革实践,探讨了专业课“课程思政”规划设计的具体原则,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教改的具体实施路径:内容选取遵
第一部分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致痫灶及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致痫灶及手术决策中的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