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故障表征、可靠性指标预计和分配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需要、人力成本逐年上升,工业机器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增加,工业机器人在焊接、装配、堆垛、搬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由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其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工业机器人可靠性水平低已成为严重制约国产中高档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迫在眉睫。本文以国产工业机器人为例,对工业机器人故障模式表征、可靠性预计和可靠性分配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六轴工业机器人的各个子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进行介绍,并构建其可靠性数学模型。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对工业机器人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影响因素、改进措施等进行分析,利用定性的危害性矩阵分析故障危害性,并最终给出改进意见。确定可靠性参数是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指标预计与分配的基础。工业机器人失效率预计对其维修策略和备件数量选定具有指导意义。目前工业机器人各子系统存在故障概率分布不同,故障数据无法筛选,失效率的影响因素过于笼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子系统不同分布情况下的故障率模型,将FMECA中的故障数据作为神经网络拟合浴盆曲线的输入输出,使用梯度值筛选故障数据,得到浴盆曲线的早期故障点,并使用最大似然函数拟合不同的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细化工业机器人失效率预计的影响因素和量化认知不确定性,并结合新工业机器人与原工业机器人的差异性求解失效率修正系数,得到新工业机器人的故障率函数与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MTBF)。可靠性分配对提高产品全周期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表征薄弱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现阶段分配方法无法处理工业机器人本身系统复杂性,同时其还存在定制性较强,退化和失效机理不明确等不确定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认知不确定性下的多状态工业机器人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Multistate Industrial Robot System-Reliability Allocation Method-based Epistemic Uncertainty,MIRS-RAM-EU)。利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认知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使用Kolmogorov微分方程对其多状态子系统性能进行计算;基于Birnbaum重要度理论对多状态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可靠性分配;随后清晰地展现出在认知不确定性下工业机器人各个子系统每一时刻可靠性分配系数;最终将该方法与传统的重要度方法进行比较,说明该方法精确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施工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实时监测系统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工程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加合理便捷的设计满堂支撑架的监测方案和监测预警值,本文首先针对现有监测方案研究中对随机缺陷和人为过失考虑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随机缺陷法的支撑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分析了支撑架的极限荷载和位移分布,对监测方案的监测点位和预警值进行了研究。然后探讨了支撑架参数化建模的方式,并对高支模进行了
当前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效率低下的人工分类垃圾的方式,开发新型、智能型垃圾分类装置越来越成为现代垃圾分类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图像信息识别对垃圾分类装置的机械系统、下位机控制系统以及上位机识别程序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新型垃圾分类装置的发展趋势,提出两种自动分类方案:(1)采用识别垃圾袋颜色的方式对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等类别的垃圾分类;(2)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可回收类单个
序列模式挖掘(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SPM)是在单序列或者序列数据库中发现出现次数(支持度)大于给定阈值的频繁子序列(模式)的一种数据挖掘方法。当前,序列模式挖掘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生活各方面。传统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的挖掘对象主要是序列中频繁模式全集。这一全集中存在大量的冗余模式,使得模式数量巨大,也导致算法的运行时间较长、空间开销较大。为了有效压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情景教学法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情景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科学情景教学法应用的意义;小学科学情景教学法应用的策略三点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根据我国水泥窑的烟气特点,开发具有抗水抗硫性能的低温脱硝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的Mn-Ce/GO和Mn-Ce/ODA-GO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超景深显微镜、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脱附测试(N2adsorption-desorption)、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
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在发展,护理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理论,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中职护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中职护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随着高校校园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校园火灾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火灾作为最常见的校园灾害,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严重的威胁。“韧性”(resilience)的理念近年来逐渐引入防灾领域,对区域的防灾韧性评价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防灾能力,但针对火灾的韧性研究比较少。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是该校规模最大的新建校区,日常使用人数多,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对其进行消防韧性研究可以为高校消防安全工
现代工业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单一材料构成的零件已经难以应用于一些特殊服役环境,为满足零件的功能及性能需求,人们提出“异质材料零件”的概念,是指零件内部由多种材料连续或非连续分布所构成的功能性零件。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应运而生,为此类零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该技术可以成型具有复杂材料属性和更多功能的异质材料零件,如具有明显材料间隔的多材料零件、材料呈梯度分布的功能梯
接触型人机交互技术在工业、军事、医疗护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机器人需要通过力感知的方式与人进行交互,为了在保障人安全的同时实现机器人自然、平滑、柔顺的运动,这就要求机器人对接触力的检测由末端扩展到任意位置。然而,目前的皮肤传感器不成熟、在机器人关节处集成力传感器复杂,这些问题极大的限制了人机交互的灵活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电机驱动电流和机器人先验动力学知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及对应的全臂接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