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龄腭裂患者的治疗,但对于大龄腭裂患者来说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才能提高术后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主张一期先行腭整复术,二期视患者情况再定是否行咽成形术;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同期行腭咽成形术。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同期腭咽成形术的联合术式逐渐得到了肯定,但是采用何种腭成形术联合咽成形术的组合术式,其术后效果到底如何?目前,对这一部分的研究还缺少更多的客观评价。改良兰式法(Von Langenbeck法)腭成形术及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两种术式,其术后效果分别也得到了肯定。本研究,采用改良兰式法腭成形术同期联合腭咽肌瓣咽成形术的组合术式治疗了33例大龄腭裂患者(≥7岁),并对其术后的半年、一年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方法、结果及结论总结如下:方法:选择就诊于我科的33例非综合征型大龄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女性13例、男性20例,年龄介于7~30岁,平均年龄20.7岁。术前行鼻咽纤维内镜(Nasopharyngeal Fiberoscope NPF)检查、语音及鼻腔共鸣评估。手术均在插管全麻下进行,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先行腭咽肌瓣转移修复的咽成形术,再行改良兰式法的腭裂整复术,术后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半年、一年的情况,评估其术后的腭咽闭合功能及语音清晰度。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创口均为临床I期愈合,14例患者获得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egeal competence VPC),4例患者属于边缘性腭咽闭合,另外15例患者虽然属于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gngeal Incompetence VPI)但腭咽闭合不全率(rate of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RVPI)均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语音清晰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睡眠时暂时性呼吸困难的症状。结论:1.大龄腭裂患者同期行改良兰式腭成形术及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效果较可靠稳定,手术操作较容易掌握,便于开展的特点,这种同期联合术式可以作为大龄腭裂患者常规组合手术方式的一种选择。2.虽然部分病例术后仍然存在腭咽闭合不全,但其腭咽闭合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术后语音治疗创造了一定条件。再者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未破坏咽部肌肉组织的连续性,保留了运动神经的功能术后效果稳定,若术后效果不佳仍可再次行其他咽成形术治疗。3.腭咽肌肌黏膜瓣重建的腭咽孔保证了术后患者良好的通气功能,未造成睡眠时暂时性呼吸困难的症状。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病率低是相对于咽后壁瓣咽成形术的又一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