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阳朔西街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历史悠久,在国内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些比较研究中,存在一大缺点:就是这些比较研究,几乎都没有对具体差异进行实际调查。由于文化是个“发展中的整体”,这种发展既包括纵向的历史因素的积累,也包括横向的向外的扩展。因而,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这种比较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而是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进行。因此,本文以阳朔西街为个案,以旅游作为背景,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本文属于社会学领域内的应用性实证研究,从研究的方法来看,运用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大量搜集有关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于同一个概念有多种定义,本文首先对三个关键性概念:“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做一个界定。其次,对既有研究进行概述,包括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和阳朔以及阳朔西街旅游研究。接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立足于中西文化,以旅游作为背景,运用实证方法,对其进行比较。 第二部分,阳朔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其成为旅游景点的客观条件。改革开放,是中西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前提条件。本部分论述了改革开放后,外国游客到阳朔旅游的状况。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与融合,为以下三部分的写作做铺垫。 第三部分,为了客观的反映外国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情况,笔者特地设计了中文问卷和英文问卷,目的是对外国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情况做定量分析。同时,英文问卷中的被调查者的地域分布,为本文研究西方文化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中西文化的冲突及原因分析,这部分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之一。在此,笔者通过实证调查,从观念、行为、互动过程等三个方面,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冲突,并分析其原因。 第五部分,中西文化的融合及原因分析,这部分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之一。笔者通过实证调查,收集有关中西文化融合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 第六部分,是文章的结论。文化的全球化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他们相互吸收有利的、合理的观念,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就阳朔来说,中西文化的融合,给阳朔人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同时,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也给阳朔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其他文献
礼学历来就是儒家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对历朝历代著名思想家礼学思想的研究更是重点。蓝田吕氏兄弟是师承张载、二程的宋代理学家,对他们礼学思想的研究是中国礼学思想研
假说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人类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重要方式。而科学假说则是形成科学理论的中介和桥梁,它在科学发展的需要下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