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法治税,关键是执法,重点和难点也是执法,税务执法在整个税收法治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解析与税务执法相关的范畴入手,阐述税务执法的一般理论,并对我国税务执法的现状进行评析,提出完善我国税务执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解析了税务执法相关范畴。分三节来论述。 一是解析税收与税务。它们都同税有关,但并非同一范畴,并不能混用。由于税务主要是“关于税收的工作或事务,”我们要研究税收和税务的法律上的意义,首先必须对税收进行界定。税收一词可从静态和动态两种意义来界定。税务执法应包括税收执法。 二是解析税法规范。税法规范是税法与规范的合成概念。税法规范绝非仅限于成文法规范,也不应限于成文法规范,因为立法本身就有局限性,那些宪法意义上的税法基本原则、适用原则都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缺陷,因此它们构成税法规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是解析税法实效。税法实效表现的是税法规范的实际约束力,它是指税收法律行为实际上对税法规范要求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第二章阐述了税务执法的一般理论。由五节组成。 一是税务执法的产生背景。我国税务执法是伴随着行政执法的发展和我国依法治税的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是税务执法的涵义。税务执法是指国家税务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依法被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贯彻和执行税法规范的行为。税务执法应是税务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税务执法外延应包括税务执法常规程序、税务执法争议程序、税务执 <WP=52>法救济程序、税务基础管理工作以及税务执法监督检查等方面。理解税务执法的涵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税务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其次,它的执法行为是税务行政机关对外实行管理的具体行政行为。再者,它是税务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有关税务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最后,它在兼顾公正和效率的同时,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三是税务执法特征。包括法律特征和时代特征。法律特征包括强制性、单方性、无偿性、特定性和主动性,时代特征包括服务性和从属法律性。 四是税务执法的原则。指税务执法主体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贯穿于税务执法全过程的,对税务执法行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理和准则。概括归纳为法治原则、公开原则、效率原则和服务原则。 五是税务执法的理性预期。我们将其概括为:严格规范税务执法,切实保护纳税人权利。 第三章评析了我国税务执法的现状。由两节组成。 一是积极方面。目前我国税务执法在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手段、执法监督、纳税人权利保护以及加强发票管理上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于税务执法存在的问题,从执法工作的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税务执法的缺位、错位、越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税务执法不独立,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治意识不强等税务执法自身的原因,也涉及到国家财政预算、收入体制、税收征管体制以及国家税收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外部因素,具体表现为法制因素、体制因素、行政因素、征管因素、观念因素和素质因素。 第四章提出完善我国税务执法的思路及具体措施。由五节组成。 一是强化一个观念。即强化依法治税观念。 二是健全一个体系。即健全税法体系。 三是理顺一个体制。即理顺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WP=53> 四是处理四个关系。即权力与法律、权利、责任的关系,实体(内容)与程序(形式)的关系,管理(目的)与处罚(手段)的关系,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五是创新四个机制。即创新税收征管机制,创新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税务执法考核管理机制,创新税务执法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