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相继提出,我国的融资租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项目融资租赁是融资租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商业银行作为项目融资租赁最主要资金提供者,在融资租赁过程中承担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租赁贷款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控水平、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的分析与总结,阐明了相关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然后选取商业银行的全新角度对项目融资租赁贷款风险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遵循了风险管理研究常用的研究思路——“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重点论述了项目融资租赁贷款的风险分类、评价、控制与防范。本文将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租赁贷款的风险划分为贷款审批阶段风险、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和项目经营阶段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租赁贷款风险评价是一个涉及项目多个阶段的多风险、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采用了动态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但能充分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而且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体现了项目融资租赁贷款风险因素的动态特性。接着,本文提出了融资租赁贷款项目的风险转移、损失控制、风险自留三方面风险控制措施,并从商业银行参与项目融资租赁业务的视角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最后,以我国某商业银行某融资租赁贷款项目为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初步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综上,本文研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租赁贷款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